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及厚度实时检测

被引:11
作者
邵圣文
张志智
顾红光
机构
[1] 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创新实验室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物膜; 铜绿假单胞菌;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6 [杆菌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实时观察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并测量其厚度。方法将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转化铜绿假单胞菌,再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活的生物膜进行水平逐层扫描,观察生物膜形成过程与形态,根据三维坐标系Z轴距离计算生物膜厚度。结果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过程分3个阶段:0~6 h为黏附阶段;6~24 h为聚集阶段,24~72 h为成熟阶段;6,24,48和72 h的生物膜厚度分别为(6.1±2.8),(29.2±2.3),(61.4±1.4),(61.8±1.1)μm。统计学分析表明,生物膜厚度6 h<24 h<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8与72 h的生物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共聚焦实时观察法能够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检测以及生物膜厚度测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3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成熟初期蛋白表达分析 [J].
黄晓晶 ;
邱明 ;
江一平 .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08, 2 (05) :445-451
[2]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与下呼吸道反复感染关系 [J].
邵圣文 ;
樊瑜 ;
顾红光 ;
邵华 ;
张志智 ;
王文琴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7, (11) :1366-1367
[3]   溪黄草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影响 [J].
黄晓敏 ;
柯野 ;
林良佳 ;
陈春营 ;
王晓 ;
李洁 ;
黄卓星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7, (11) :1350-1352
[4]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 [J].
赵永新 .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6, (03) :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