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折带在鄂尔多斯盆地岩溶储层演化中的意义

被引:3
作者
李林涛 [1 ]
庞雄奇 [1 ]
庞宏 [1 ]
石小虎 [2 ]
刘海峰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坡折带; 埋藏期; 岩溶; 储集层; 勘探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5 [岩溶(喀斯特)];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顶部风化剥蚀面在本溪期—早中三叠世的演化过程中起伏形态稳定,具有盆地中部高、东部低的构造格局。研究发现,在盆地中部隆起与东部坳陷之间存在着一个陡坡带,可将其归为构造与侵蚀双重作用成因的坡折带。为此,将该盆地岩溶演化过程与坡折带理论相结合,分析了浅埋藏期至深埋藏期岩溶储层发育与其坡折带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坡折带位置是岩溶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7+165 +1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石油地质学.[M].张金亮;常象春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  
鄂尔多斯奥陶纪地层岩石岩相古地理.[M].冯增昭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3]   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气藏 [J].
张善文 ;
王英民 ;
李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5-7
[4]   准噶尔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类型和分布特征 [J].
王英民 ;
刘豪 ;
李立诚 ;
齐雪峰 ;
王媛 .
地球科学, 2002, (06) :683-688
[5]   古岩溶盆地岩溶作用模式及古地貌精细刻画——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例 [J].
拜文华 ;
吕锡敏 ;
李小军 ;
魏伟 .
现代地质, 2002, (03) :292-298
[6]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岩溶相特征 [J].
袁志祥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3) :279-284
[7]   具有地形坡折带的坳陷湖盆层序地层模拟 [J].
胡宗全 ;
朱筱敏 .
沉积学报, 2002, (02) :217-221
[8]   东庄次凹边缘断层坡折带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J].
杨道庆 ;
赵追 ;
贾曙光 ;
张本书 ;
王继英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3) :14-15+81
[9]   “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林畅松 ;
潘元林 ;
肖建新 ;
孔凡仙 ;
刘景彦 ;
郑和荣 .
地球科学, 2000, (03) :260-266
[10]   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岩及岩溶相模式 [J].
郑聪斌 ;
王飞雁 ;
贾疏源 .
中国岩溶, 1997, (04) :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