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被引:60
作者
蔡希源
刘传虎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新疆勘探开发分公司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构造特征; 勘探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总体处于盆地负向构造单元,构造特征为南倾的单斜带和洼陷带,无特征明显的正向构造圈闭,深大断裂和区域性展布断层不发育,目的层埋深大,勘探程度低。该区处于富油气系统之中,具有高压带、断层区、沉积相、古隆起四元联合控藏的特征,具备形成“富集高产”地层和岩性油气藏的地质条件,是寻找大型油气田的重要领域。勘探部署方案是:立足富洼陷,寻找古隆起,优选沉积相,解析断层区,预测高压带,勘探叠合区。在该区部署了多口探井,均取得了勘探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准噶尔盆地油气富集规律 [J].
何登发 ;
陈新发 ;
张义杰 ;
况军 ;
石昕 ;
张立平 .
石油学报, 2004, (03) :1-10
[2]   准噶尔盆地大油气田的勘探方向 [J].
何登发 ;
张义杰 ;
王绪龙 ;
贾进斗 ;
石昕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2) :117-121
[3]   改进的区带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实现方法 [J].
郭秋麟 ;
翟光明 ;
石广仁 .
石油学报, 2004, (02) :7-11+18
[4]   坳陷湖盆坡折带特征及其对非构造圈闭的控制 [J].
刘豪 ;
王英民 ;
王媛 .
石油学报, 2004, (02) :30-35
[5]   砂岩储集层孔隙结构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J].
林景晔 .
石油学报, 2004, (01) :44-47
[6]   陆梁隆起断裂系统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J].
张年富 ;
张越迁 ;
徐常胜 ;
王斌 ;
查明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4) :281-283
[7]   柴达木盆地油气聚集规律及勘探前景 [J].
徐凤银 ;
彭德华 ;
侯恩科 .
石油学报, 2003, (04) :1-6
[8]   深盆气藏的压力特征及成因机理 [J].
马新华 ;
王涛 ;
庞雄奇 ;
周海燕 ;
姜振学 .
石油学报, 2002, (05) :23-27+6
[9]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构造特征 [J].
王平在 ;
何登发 ;
雷振宇 ;
周路 .
石油学报, 2002, (03) :11-17+8
[10]   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机理 [J].
查明 ;
曲江秀 ;
张卫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