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成因煤层气组成与演化模拟

被引:6
作者
吴保祥
段毅
孙涛
何金先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层气; 热成因; 气体组分构成; 镜质体反射率; 泥炭; 热演化; 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封闭体系条件下对成煤原始物质泥炭的热解实验,获取了甲烷、重烃(C2~C5)和二氧化碳在不同成熟度阶段的产率和固体产物镜质体反射率(Ro)数据,分析了模拟煤层气主要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及在有机质成熟度演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了模拟煤层气的组成研究的地质意义。结果发现:随着Ro的增大,煤层气甲烷相对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CO2则呈现单向降低的趋势,重烃气体呈先增后降趋势。同时建立了煤从一定成熟度,分别达到最高演化阶段情况下的3种煤层气组分构成模式,尝试应用此模式恢复现今阶段煤层气藏的原始煤层气组分构成情况,并且推测CO2是重要的原始煤层气组分,其产量和后期保存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煤层气成熟度的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2+152 +1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煤层气组分的形成演化模拟实验研究 [J].
段毅 ;
吴保祥 ;
郑朝阳 ;
王传远 .
科学通报, 2005, (S1) :27-31
[2]   决定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关键地质时期 [J].
赵孟军 ;
宋岩 ;
苏现波 ;
柳少波 ;
秦胜飞 ;
洪峰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51-54+165
[3]   煤层气生成与煤层气富集 Ⅰ.有效阶段生气量与煤层气富集 [J].
桑树勋 ;
刘焕杰 ;
李贵中 ;
韦重韬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7, (06) :16-19+39
[4]   山西南部上古生界煤层含气性研究 Ⅱ.推断区及预测区煤层含气性预测 [J].
秦勇 ;
刘焕杰 ;
范秉恒 ;
曾勇 ;
桑树勋 ;
张有生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7, (06) :20-24
[5]   山西南部晚古生代煤的煤化作用及其控气特征 [J].
秦勇 ;
宋党育 ;
王超 .
煤炭学报, 1997, (03) :8-13
[6]   窑街煤田CO气中氦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J].
陶明信 ;
徐永昌 ;
陈发源 ;
沈平 ;
孙明良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1, (12) :921-923
[7]  
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有利区预测[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张建博,王红岩编著, 1999
[8]  
Geochemistry of coalbed gas – A review[J] . J.L Cla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