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大别山核部罗田穹隆形成的构造及年代学证据
被引:20
作者
:
王国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球科学学院
王国灿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球科学学院
杨巍然
机构
:
[1]
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
地球科学
|
1996年
/ 05期
关键词
:
大别山核部,罗田穹隆,年代学,顶托式隆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42.2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从构造学和年代学两方面论证了东大别核部地区罗田穹隆构造的存在及发育历程,揭示了穹隆形成于大约150~95Ma期间.穹隆不同部位广泛显示的顺片麻理的正向韧性滑脱构造以及由边缘到核部矿物的冷却年龄逐渐年轻,表明了穹隆的形成是顶托式差异隆升的结果.穹隆发育过程中还叠加了多种型式的韧性剪切变形,造成穹隆构造面貌的复杂性.这些运动型式主要有环绕穹隆的高角度左旋走滑,北东-南西向高角度左旋走滑以及沿麻城-药铺-青山剥离断层发生向北西的滑脱等.穹隆形成的构造背景与印支—早燕山期碰撞而加厚的大别岩石圈在燕山期发生拆沉并引起地壳的伸展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华中大别山高压变质地体的形成和差异岩石隆升-剥露:来自火成岩的证据[J]. 马昌前,杨坤光,唐仲华,龙昱.地球科学. 1995(05)
[2]
隆升幅度及隆升速率研究方法综述
王国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王国灿
[J].
地质科技情报,
1995,
(02)
: 17
-
22
[3]
大别山石马地区石榴黑云片麻岩的Sm-Nd、K-Ar年龄及冷却速率
李曙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李曙光
肖益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肖益林
刘德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刘德良
[J].
地质科学,
1995,
(02)
: 174
-
182
[4]
大别造山带钾氩年龄的解释——差异上升的地块
陈江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合肥,合肥,合肥,合肥
陈江峰
董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合肥,合肥,合肥,合肥
董树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衍尧
陈移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合肥,合肥,合肥,合肥
陈移之
[J].
地质论评,
1993,
(01)
: 17
-
22
[5]
大别山腹地燕山期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陈廷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陈廷愚
牛宝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牛宝贵
刘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刘志刚
富云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富云莲
任纪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任纪舜
[J].
地质学报,
1991,
(04)
: 329
-
336+389
[6]
大别山超糜棱岩脉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刘德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刘德良
李曙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李曙光
朱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朱骏
易建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易建斌
[J].
地质科学,
1990,
(02)
: 183
-
186+202
[7]
大别山前寒武纪变质地体岩石学与构造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索书田等著, 1993
←
1
→
共 7 条
[1]
华中大别山高压变质地体的形成和差异岩石隆升-剥露:来自火成岩的证据[J]. 马昌前,杨坤光,唐仲华,龙昱.地球科学. 1995(05)
[2]
隆升幅度及隆升速率研究方法综述
王国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王国灿
[J].
地质科技情报,
1995,
(02)
: 17
-
22
[3]
大别山石马地区石榴黑云片麻岩的Sm-Nd、K-Ar年龄及冷却速率
李曙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李曙光
肖益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肖益林
刘德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刘德良
[J].
地质科学,
1995,
(02)
: 174
-
182
[4]
大别造山带钾氩年龄的解释——差异上升的地块
陈江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合肥,合肥,合肥,合肥
陈江峰
董树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合肥,合肥,合肥,合肥
董树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衍尧
陈移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合肥,合肥,合肥,合肥
陈移之
[J].
地质论评,
1993,
(01)
: 17
-
22
[5]
大别山腹地燕山期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陈廷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陈廷愚
牛宝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牛宝贵
刘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刘志刚
富云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富云莲
任纪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任纪舜
[J].
地质学报,
1991,
(04)
: 329
-
336+389
[6]
大别山超糜棱岩脉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刘德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刘德良
李曙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李曙光
朱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朱骏
易建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易建斌
[J].
地质科学,
1990,
(02)
: 183
-
186+202
[7]
大别山前寒武纪变质地体岩石学与构造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索书田等著, 199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