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盆地更新世早期湖泊沉积孢粉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被引:14
作者
董铭 [1 ,2 ]
方小敏 [3 ]
史正涛 [1 ,2 ]
明庆忠 [1 ,2 ]
苏怀 [1 ,2 ]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 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孢粉组合; 临夏盆地; 早更新世; 古气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将临夏盆地早更新统东山组(2.50~1.76Ma)的孢粉划分为3个孢粉带(含6个亚带),即3个植被、气候阶段:第一阶段(2.50~1.91Ma,带Ⅰ),植被类型是以柏科、榆属和禾本科为优势种的温带森林,气候表现为温凉稍干,并有逐渐干旱化的趋势。第二阶段(1.91~1.80Ma,带Ⅱ)是以云杉属、榆属和禾本科为主的温带森林,气候冷湿;尤其在1.89~1.87Ma期间,云杉林面积最大,气候最为湿润;第三阶段(1.80~1.76Ma,带Ⅲ),植被类型为以云杉属、梣属和禾本科为主的温带森林,云杉林面积逐渐减小,禾本科逐渐增加,气候逐渐干旱。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 [1] 陕西定边地区2400cal.aB.P.以来高分辨率的花粉记录及环境变化
    蒙红卫
    马玉贞
    王维
    桑艳礼
    [J].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5) : 931 - 942
  • [2] 上新世-第四纪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柴达木中部鸭湖剖面孢粉和盐类化学指标证据
    方小敏
    吴福莉
    韩文霞
    王亚东
    张玺正
    张伟林
    [J]. 第四纪研究, 2008, (05) : 874 - 882
  • [3] 吉林柳河哈尼湖13.1~4.5cal.kaB.P.古气候演化的高分辨率孢粉记录
    喻春霞
    罗运利
    孙湘君
    [J]. 第四纪研究, 2008, (05) : 929 - 938
  • [4] 晚新生代亚洲干旱气候发展与全球变冷联系的风尘沉积证据
    鹿化煜
    王先彦
    李郎平
    [J]. 第四纪研究, 2008, (05) : 949 - 956
  • [5] 长江下游巢湖9870cal.aB.P.以来孢粉记录的环境演变
    王心源
    莫多闻
    吴立
    张广胜
    肖霞云
    韩伟光
    [J]. 第四纪研究, 2008, (04) : 649 - 658
  • [6] 临夏盆地新生代沉积物高分辨率岩石磁学记录与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及原因
    方小敏
    徐先海
    宋春晖
    韩文霞
    孟庆泉
    鸟居雅之
    [J].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 989 - 1000
  • [7] 呼包盆地第四纪地层与环境演化
    李建彪
    冉勇康
    郭文生
    [J]. 第四纪研究, 2007, (04) : 632 - 644
  • [8] 云南鹤庆盆地2.780~1.802MaB.P.期间的古植被和古气候
    肖霞云
    沈吉
    肖海丰
    王苏民
    童国榜
    [J]. 第四纪研究, 2007, (03) : 417 - 426
  • [9]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len and vegetation in northern China[J]. XU QingHai1, LI YueCong1,2, YANG XiaoLan3 & ZHENG ZhenHua3 1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 China;2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3 Hebei Institute of Geography Science, Shijiazhuang 050011, 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7(04)
  • [10] 中国北方几种灌丛群落表土花粉与植被关系研究
    李月丛
    许清海
    肖举乐
    阳小兰
    郑振华
    [J]. 地理科学, 2007, (02) : 205 -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