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广东省艾滋病流行概况及预防控制策略
被引:45
作者:
林鹏
王晔
李杰
付笑冰
刁丽梅
李艳
林萍
刘勇鹰
鄢心革
何群
杨放
龙其穗
张玉润
机构:
[1]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行病学;
预防和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分析广东省艾滋病(HIV/AIDS)流行概况和存在问题,提出控制策略。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的HIV/AIDS报告资料和HIV常规、哨点、行为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1986年报告首例输入性HIV感染者,1986-1996年感染例数逐年有所上升,年平均增加10.2%。1996年底首次从静脉吸毒者中发现HIV感染者,1996-2005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平均增长160.3%,至2005年达到高峰,2006-2007年呈平稳状态。截止2007年底累计共报告HIV感染者22 800例,其中AIDS病例2 491例,死亡985例。报告的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深圳、江门、阳江、中山和东莞7市,占总病例数的84.5%。传播途径明确的14 069例中,静脉吸毒传播占74.3%,异性传播占20.5%,男男同性传播占1.3%。哨点监测表明:戒毒人群平均HIV感染率从1996年的0.02%上升至2005年的5.5%;性病门诊就诊者平均HIV感染率从1997年的0.03%上升至2007年的0.40%;妇教所的暗娼于1998年首次检出HIV感染者(0.14%),但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感染率,2007年检出率为0.21%;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2006、2007年HIV检出率分别为1.3%、2.75%。行为学监测表明: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的比例历年来变化不大,在53.3%38.6%之间波动,吸毒者中约30%有购买性服务的行为,而且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不足10%;暗娼中最近1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近年有所上升,目前维持在80%以上。结论广东省HIV/AIDS疫情呈局部高流行、全省低流行态势;传播途径仍以静脉吸毒为主,但性途径传播逐年上升。近期的控制策略为提高各部门共同参与控制艾滋病的力度;加强能力建设;控制HIV在吸毒人群的传播,遏制经性途径传播的速度,预防二代传播,加强对MSM人群和流动人口的防治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