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沱沱河路段流场特征及沙害形成机理

被引:28
作者
张克存 [1 ,2 ]
牛清河 [1 ]
屈建军 [1 ,2 ]
韩庆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沱沱河; 流场特征; 风沙危害; 机理; 青藏铁路;
D O I
10.13866/j.azr.2010.02.016
中图分类号
U216.4 [线路养护维修与病灾害处理];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301 ;
摘要
通过对青藏铁路沱沱河路段路基流场结构、风速廓线特征的风洞模拟实验研究,发现气流在途经铁路路基时,路基断面对近地表流场改变极大,在其两侧形成明显的遇阻抬升区、集流加速区、减速沉降区以及消散恢复区。铁路沙害的形成主要是路基迎风侧气流由于遇阻抬升和集流加速,对路肩和路基中上部产生风蚀;随着气流加速抬升,底层砂粒以跌落沉降的方式堆积在路基迎风坡坡脚,造成路基沙埋;当气流越过路基,在背风侧由于减速沉降和涡旋运动,风沙流处于过饱和状态,将所携带的大量砂粒堆积在背风坡。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沙质地表与砾质戈壁风沙运动对比研究——以敦煌莫高窟窟顶风沙运动为例 [J].
黄翠华 ;
王涛 ;
张伟民 ;
李爱敏 .
干旱区研究 , 2007, (04) :556-562
[2]   青藏高原总云量的气候变化及其稳定性 [J].
陈少勇 ;
董安祥 .
干旱区研究, 2006, (02) :327-333
[3]   青藏铁路工程迹地对植被的影响评价 [J].
祝广华 ;
陶玲 ;
任珺 .
草地学报, 2006, (02) :160-164+180
[4]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工程沙害形成的环境分析 [J].
穆元伟 ;
雷加强 ;
石泽云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5, (03) :350-354
[5]   青藏铁路沿线高寒草原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J].
马世震 ;
陈桂琛 ;
彭敏 ;
周国英 .
干旱区研究, 2005, (02) :231-235
[6]   青藏铁路沿线的大风特征及风压研究 [J].
白虎志 ;
李栋梁 ;
董安祥 ;
方锋 .
冰川冻土, 2005, (01) :111-116
[7]   不同下垫面对风沙流特性影响的风洞模拟研究 [J].
张克存 ;
屈建军 ;
俎瑞平 ;
方海燕 .
干旱区地理, 2004, (03) :352-355
[8]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冻土生态系统的变化及其对铁路建设的启示 [J].
王根绪 ;
姚进忠 ;
郭正刚 ;
吴青柏 ;
王一博 .
科学通报, 2004, (15) :1556-1564
[9]   未来50与100a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情景预测 [J].
南卓铜 ;
李述训 ;
程国栋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6) :528-534
[10]   青藏铁路建设对沿线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恢复预测方法研究 [J].
沈渭寿 ;
张慧 ;
邹长新 ;
曹学章 ;
唐晓燕 .
科学通报, 2004, (09) :90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