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川中地区晚二叠世蓬溪—武胜台凹对台内生物礁滩分布的控制作用

被引:27
作者
张奇 [1 ]
屠志慧 [1 ]
饶雷 [2 ]
徐亮 [1 ]
邓思思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
关键词
川中; 晚二叠世; 长兴组; 飞仙关组; 台地; 蓬溪—武胜; 台凹; 礁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相、地震相研究,认为川中地区由于晚二叠世拉张坳陷的原因,在武胜、蓬溪、盐亭一带形成了蓬溪—武胜台凹。蓬溪—武胜台凹南陡北缓,地震反射特征是在长内长顶形成平行-连续双强反射,在飞一段发育叠瓦状前积层。台凹内部上二叠统厚度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厚度大,形成富泥的沉积补偿平衡型混积体系。蓬溪—武胜台凹控制了台内古地貌高带的形成与发育,也对生物礁滩的分布起到控制作用,台凹后缘遂宁断高带与前缘广安抬斜高带是寻找礁滩气藏的有利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7+91 +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四川华蓥山涧水沟上二叠统生物礁 [J].
王生海 ;
强子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2, (02) :147-154+238
[2]   四川及邻区晚二叠世沉积作用及沉积盆地的发展 [J].
强子同 ;
文应初 ;
唐杰 ;
沈照国 .
沉积学报, 1990, (01) :79-90
[3]   试论上扬子地台的峨眉地裂运动 [J].
罗志立 ;
金以钟 ;
朱夔玉 ;
赵锡奎 .
地质论评, 1988, (01)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