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运筹对弱筋小麦扬麦9号产量、品质和旗叶衰老特性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李春燕 [1 ]
徐月明 [2 ]
郭文善 [1 ]
封超年 [1 ]
刘萍 [1 ]
朱新开 [1 ]
彭永欣 [1 ]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学院
关键词
弱筋小麦; 产量; 品质; 衰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弱筋小麦植株衰老特性与籽粒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关系,选用弱筋小麦扬麦9号,设置不同的氮肥处理,测定和分析了植株生育后期旗叶光合特性和衰老特性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低氮(180 kg/ha)和高氮(240 kg/ha)在氮肥比例[基肥∶壮蘖肥(5叶期施)∶拔节肥(倒3叶施)∶孕穗肥(倒1.5叶施)]为7∶1∶2∶0时的两处理生产的籽粒品质均符合国标(GB/T 17893-1999)。施氮量180 kg/ha、氮肥比例5∶1∶2∶2处理植株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Rubisco含量、SPAD值、POD和SOD酶活性在品质符合国标的处理中最高,旗叶蔗糖含量高,籽粒转化蔗糖能力强,产量最高;施氮量240 kg/ha、氮肥运筹5∶1∶2∶2处理,虽然有效延缓了植株衰老,产量最高,但籽粒品质不符合国标。说明弱筋小麦扬麦9号后期衰老速率快虽有利于降低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但不利于产量提高;延缓衰老虽有利于产量提高,但易致品质下降。本试验条件下,弱筋小麦扬麦9号采用施氮量180 kg/ha、氮肥运筹5∶1∶2∶2的栽培方式,后期衰老速率适度,有利于品质改善,产量亦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524 / 5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2]   Changes in the activity of antioxidant enzymes in wheat leaves and roots as a function of nitrogen source and supply [J].
Polesskaya, OG ;
Kashirina, EI ;
Alekhina, ND .
RUSS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2004, 51 (05) :615-620
[3]   The value of nitrogen applied to wheat during early development [J].
SylvesterBradley, R ;
Davies, DB ;
Dyer, C ;
Rahn, C ;
Johnson, PA .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1997, 47 (02) :173-180
[4]   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旗叶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对花后高温胁迫的响应 [J].
姜春明 ;
尹燕枰 ;
刘霞 ;
王振林 .
作物学报, 2007, (01) :143-148
[5]   不同发育时期追施氮肥对冬小麦旗叶中光合酶活性的影响 [J].
马冬云 ;
郭天财 ;
王晨阳 ;
朱云集 ;
王永华 ;
岳艳军 ;
宋晓 ;
查菲娜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06) :1091-1095
[6]   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陆增根 ;
戴廷波 ;
姜东 ;
荆奇 ;
秦晓东 ;
曹卫星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6) :75-80
[7]   小麦旗叶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与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关系 [J].
李卫芳 ;
王秀海 ;
王忠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1) :30-34
[8]   弱筋小麦宁麦9号优质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形态特征 [J].
李春燕 ;
封超年 ;
徐月明 ;
张影 ;
郭文善 ;
朱新开 ;
彭永欣 .
扬州大学学报, 2003, (04) :44-48+57
[9]   植物叶片中Rubisco含量的免疫沉淀法测定 [J].
李卫芳 ;
王忠 ;
顾蕴洁 .
生物技术, 2002, (03) :29-31
[10]   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 [J].
何中虎 ;
林作楫 ;
王龙俊 ;
肖志敏 ;
万富世 ;
庄巧生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4) :35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