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优先识别区研究——以昆山为例

被引:7
作者
王小治 [1 ]
王爱礼 [1 ]
尹微琴 [1 ]
郁志华 [2 ]
王德建 [3 ]
封克 [1 ]
机构
[1]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院
[2] 江苏昆山土壤肥料站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潜力指数; 太湖; 地理信息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在现场调查和收集农业环境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等辅助手段,将已建立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潜力评价系统(APPI)应用于县域范围,研究了昆山市11个城镇非点源污染负荷情况并识别出优先控制区。结果表明,昆山市非点源污染氮磷总排放量约为4.54×106kg·a-1,其中农田氮磷排放总量约为4.30×105kg·a-1,农村居民氮磷排放总量约为1.44×106kg·a-1,城镇居民氮磷排放总量约为1.36×106kg·a-1,畜禽氮磷排放总量约为1.31×106kg·a-1。昆山市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潜力最大的3个乡镇为千灯镇、张浦镇和淀山湖镇,并对各乡镇不同类型污染源的负荷做了分析。该评价系统在太湖地区县域范围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具体参数仍需进一步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874 / 18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利用大型径流场研究太湖地区稻季氮素的径流排放 [J].
王小治 ;
高人 ;
钱晓晴 ;
封克 ;
朱建国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3) :831-835
[2]   农业非点源污染潜力指数系统(APPI)在太湖典型区域的应用 [J].
周徐海 ;
王宁 ;
郭红岩 ;
朱建国 ;
王晓蓉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4) :1029-1034
[3]   天然降雨条件下水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J].
梁新强 ;
田光明 ;
李华 ;
陈英旭 ;
朱松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59-63
[4]   稻季施用不同尿素品种的氮素径流和淋溶损失 [J].
王小治 ;
高人 ;
朱建国 ;
蔡祖聪 ;
宝川靖和 .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5) :89-93
[5]   水稻田面水氮素动态径流流失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J].
邱卫国 ;
唐浩 ;
王超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4) :740-744
[6]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J].
全为民 ;
严力蛟 .
生态学报, 2002, (03) :291-299
[7]   农业非点源磷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对策 [J].
高超 ;
张桃林 .
湖泊科学, 1999, (04) :369-375
[8]   太湖重点污染控制区综合治理方案研究 [J].
金相灿 ;
叶春 ;
颜昌宙 ;
任丙相 ;
张永春 ;
汪小泉 ;
汪耀斌 .
环境科学研究, 1999, (05) :6-10
[10]   基于GIS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地形因子分析 [J].
陈克平 ;
宁大同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2) :28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