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还田模式对稻田土壤速效氮、钾含量及晚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肖小平
汤海涛
纪雄辉
机构
[1]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稻草还田模式; 土壤; 速效氮钾; 晚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设计了高桩翻耕抛栽、覆盖免耕抛栽和高桩免耕抛栽3种模式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稻草还田模式对土壤NH4+-N含量影响较大,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和土壤NO3--N含量影响不大;高桩翻耕模式的土壤NH4+-N、速效钾含量平均值比高桩免耕和覆盖免耕模式分别提高40.8%、7.5%和36.7%、2.0%;高桩翻耕能促进水稻群体生长,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充分利用光能,增强光合作用;稻草还田以高桩翻耕模式的增产效果最好,比高桩免耕、覆盖免耕分别增产5.8%和9.0%。以高桩翻耕稻草还田模式对土壤速效氮、钾含量及晚稻产量的影响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464 / 14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 [J].
肖小平 ;
伍芬琳 ;
黄风球 ;
李永 ;
孙国峰 ;
胡清 ;
何莹莹 ;
陈阜 ;
杨光立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7, (05) :629-632
[2]   稻草持续还田定位监测结果与分析 [J].
刘逊忠 .
广西农学报, 2007, (03) :15-17
[3]   缓控释肥料的氮素利用率及控制效果研究 [J].
王向峰 ;
刘树庆 ;
宁国辉 .
华北农学报, 2006, (S2) :38-41
[4]   不同耕作方式和施氮水平对稻草还田效益的影响 [J].
石健康 ;
苏时民 ;
戴昌浩 ;
李建军 ;
昌丽纯 ;
姜立新 ;
林蕴华 ;
刘达 ;
王正良 .
作物研究, 2006, (02) :116-118
[5]   稻草还田量对晚稻土微生物数量及活度的动态影响 [J].
谭周进 ;
李倩 ;
李建国 ;
屠乃美 ;
肖启明 ;
周清明 ;
陈萱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3) :670-673
[6]   施N模式与稻草还田对土壤供N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J].
佘冬立 ;
王凯荣 ;
谢小立 ;
尹春梅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02) :16-20+44
[7]   稻草还田的效应研究 [J].
石健康 ;
姜立新 ;
戴昌浩 ;
戴桂林 ;
马少平 ;
张德兵 .
作物研究, 2006, (01) :66-67
[8]   稻草还田对红壤性水稻土肥力的影响 [J].
邱孝煊 ;
蔡元呈 ;
林勇 ;
张辉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1) :188-190
[9]   湖南双季稻主产区稻草还田现状、作用机理及利用模式 [J].
黄凤球 ;
孙玉桃 ;
叶桃林 ;
汤海涛 ;
杨光立 .
作物研究, 2005, (04) :204-207+210
[10]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金优253立苗速度与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唐茂艳 ;
何礼健 ;
秦华东 ;
江立庚 ;
李如平 ;
杨为芳 ;
陈德威 ;
王勇 ;
董登峰 ;
陆福勇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9) :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