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境中淫羊藿克隆构型和分株种群特征

被引:17
作者
冯图
黎云祥
杨子松
钱宝英
机构
[1] 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省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淫羊藿; 克隆构型; 分株种群特征; 生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探求淫羊藿资源的保护策略,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室内测定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林缘旷地、林缘和林下三种不同生境中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克隆构型及其分株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分析环境因子对淫羊藿克隆构型和分株种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枝强度、间隔子长度、分枝高度、根状茎长度及分株种群密度在3种生境中差异显著,且与生境相对光强和土壤含水量有较强的回归关系。群落相对光强、土壤含水量在淫羊藿的克隆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淫羊藿以地下根茎为克隆器官进行克隆生长,有着较强的克隆构型可塑性。结合克隆植物对资源的利用策略,讨论不同生境中淫羊藿克隆构型和分株种群特征可塑性的生态适应意义及淫羊藿保护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98 / 3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斑苦竹无性系种群克隆生长格局动态的研究 [J].
刘庆,钟章成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3) :240-244
[22]   四川淫羊藿资源评价 [J].
邬家林 ;
吴光弟 .
中药材, 1993, (06) :11-14
[23]   四川淫羊藿的资源结构 [J].
邬家林 ;
吴光弟 .
中药材, 1992, (04)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