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14
作者
刘冬燕
林文鹏
赵敏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苏州河;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正在生态恢复进行中的苏州河水体为研究对象,共设黄渡、华漕、北新泾、武宁路桥、长寿路桥和浙江路桥6个采样点,从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间按春、夏、秋、冬进行了9次采样,另外,在黄渡、华漕和武宁路桥于2002年的5月和6月增加了5次采样,对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苏州河浮游植物的平均个体数达到了4.7×106ind/L,细胞密度平均值为10.2×106ind/L,生物量均值为5.73 mg/L。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定性和定量组分表达均显示绿藻优势,其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774 ind/μL和2.159 mg/L;属数、种数和生物量结构以硅藻次之。生物量、个体数与细胞数的Shannon-Weaver指数均值分别为3.05、3.22和3.28;生物量、个体数与细胞数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则分别为0.73、0.76和0.77,Margalef和Simposon指数均值分别为1.59和0.84。
引用
收藏
页码:914 / 9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浮游植物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 [J].
张远 ;
郑丙辉 ;
刘鸿亮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2) :254-258
[2]   长江流域大型水库富营养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王孟 ;
邬红娟 ;
马经安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4, (05) :477-481
[3]   中国河流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探讨 [J].
洪松 ;
陈静生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03) :295-305
[4]  
河流污染治理规划理论与实践.[M].徐祖信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5]  
植被生态学.[M].宋永昌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中国淡水藻志.[M].施之新主编;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科学出版社.1999,
[7]  
中国淡水藻志.[M].黎尚豪;毕列爵主编;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辑;.科学出版社.1998,
[8]  
中国淡水藻志.[M].齐雨藻 主编;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辑.科学出版社.1995,
[9]  
淡水浮游生物图谱.[M].韩茂森 编绘.农业出版社.1980,
[10]  
中国淡水藻类.[M].胡鸿钧等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