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家畜综合生产系统

被引:53
作者
侯扶江
南志标
任继周
机构
[1] 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西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关键词
农业; 作物; 家畜; 作物-家畜综合生产系统; 混合农业系统; 能量平衡分析; 放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作物与家畜是农业系统的核心组分,相互作用推动农业系统不断进化。作物-家畜综合生产系统中,作物生产与家畜生产之间构成较为完整和通畅的物流与能流网络,它经历了6个演化阶段:原始的食物收集系统(OHF)→原始的作物-家畜综合系统(OICL)→粗放的专门化生产系统(ES,ESC和ESL)→粗放的作物-家畜综合系统(EICL)→集约化的专门生产系统(IS,ISC和ISL)→集约化的作物-家畜综合系统(IICL),经过2次专门化和3次整合,表现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主要综合系统类型包括传统的作物-家畜综合生产系统(C-ICL)、作物/天然草地-家畜综合生产系统(ICL-R)、草田轮作-家畜综合生产系统(ICL-CF)、栽培草地-家畜综合生产系统(ICL-SP)、农林牧复合系统(ICL-W)和作物-家畜/基塘综合生产系统(ICL-P),相互之间沿着一定的环境梯度演替。集约化系统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粗放型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较为普遍,两者在系统结构、作物与家畜的互作模式、外部投入与生产力水平、生产目的等方面明显不同。作物-家畜互作对农业系统中土壤、植物、微生物、家畜、营养物质循环、能量平衡和经济效益有显著作用。国内外对作物-家畜综合生产系统的内涵、发展阶段、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有诸多异同,但是尚存在研究对象不全面,尺度单一,方法不可靠,主要针对的是作物系统,及能流分析与物流分析脱节等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34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建设稳定人工草地的探讨 [J].
山仑 ;
徐炳成 .
草业学报, 2009, 18 (02) :1-2
[2]   环县草畜产业现状 [J].
张富忠 ;
侯桂凤 .
草业科学, 2009, (04) :159-160
[3]   退耕草地演替过程中的碳储量变化 [J].
王俊明 ;
张兴昌 .
草业学报, 2009, 18 (01) :1-8
[4]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途径——发展牧草绿色蛋白质饲料,减少饲料用粮 [J].
李毓堂 .
草业科学, 2009, 26 (02) :1-4
[5]   岁末寄语 [J].
侯扶江 .
草业科学, 2008, 25 (12) :152-152
[6]   作物和牧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机理研究进展 [J].
曲涛 ;
南志标 .
草业学报, 2008, (02) :126-135
[7]   基于能值分析的广东省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研究 [J].
隋春花 ;
陆宏芳 ;
郑凤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1) :2147-2152
[8]   岩溶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动态分析 [J].
卢远 ;
韦燕飞 ;
邓兴礼 ;
王娟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4) :166-169+178
[9]   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农户系统的能值分析 [J].
董孝斌 ;
高旺盛 ;
隋鹏 ;
严茂超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4) :78-82
[10]   放牧对草地的作用 [J].
侯扶江 ;
杨中艺 .
生态学报, 2006, (01) :24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