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两种赤潮生物种间竞争的围隔实验

被引:51
作者
李瑞香
朱明远
王宗灵
石晓勇
陈炳章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化工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青岛,青岛,青岛,青岛,青岛
关键词
东海赤潮; 围隔; 种间竞争;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236
中图分类号
Q178.53 [海洋生物];
学科分类号
070703 ;
摘要
1998年 5月和 2 0 0 2年 5月在东海赤潮高发区进行了两次添加营养盐诱发赤潮的围隔实验 ,结果表明 ,1998年 5月实验开始时 ,具齿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分别占群落总量的 85 %和 11% ,对照围隔中 ,具齿原甲藻一直处于优势 ,高峰时所占比例接近 99% .加磷围隔中 ,中肋骨条藻显示出很强的竞争能力 ,第五天的数量与具齿原甲藻相等 .2 0 0 2年 5月用 4个围隔装置进行实验 ,在不同营养状况下两个种的增殖速率不同 ,营养盐浓度高的围隔中 ,中肋骨条藻的增殖速率比具齿原甲藻快得多 ,在营养盐限制条件下 ,具齿原甲藻比中肋骨条藻存活的要好 ,表明在营养盐丰富情况下 ,中肋骨条藻以其快速的繁殖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导致中肋骨条藻形成的赤潮持续时间较短 ,消亡也快 ,而具齿原甲藻赤潮形成期较长 ,但在营养盐很低的情况下 ,还能维持较长时间 .
引用
收藏
页码:1049 / 10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围隔生态系内浮游植物对富磷的响应
    李瑞香
    朱明远
    陈尚
    吕瑞华
    李宝华
    [J]. 生态学报, 2001, (04) : 603 - 607
  • [2] 甲藻赤潮与水体中营养盐的关系初探
    林昱
    [J]. 台湾海峡, 2001, (01) : 77 - 79
  • [3] 厦门西港引发有害硅藻水华磷的阈值研究
    林昱
    林荣澄
    不详
    [J]. 海洋与湖沼 , 1999, (04) : 391 - 396
  • [4] 长江口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环境要素分析──营养盐状况
    洪君超
    黄秀清
    蒋晓山
    王桂兰
    [J]. 海洋与湖沼, 1994, (02) : 179 - 184
  • [5] 嵊山水域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主导因子分析
    洪君超
    黄秀清
    蒋晓山
    王桂兰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6) : 135 - 141
  • [6] 长江口中肋骨条藻赤潮的分布与特点
    王桂兰
    黄秀清
    蒋晓山
    洪君超
    [J]. 海洋科学, 1993, (03) : 51 - 55
  • [7] 纳污海域营养物质形态及含量水平与浮游植物增殖竞争关系——Ⅰ.磷的效应
    陈慈美
    包建军
    吴瑜端
    [J]. 海洋环境科学, 1990, (01) : 6 - 12
  • [8] 长江口浮游植物生长的磷酸盐限制
    胡明辉
    杨逸萍
    徐春林
    J.P.哈里森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9, (04) : 439 -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