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剖面不同层次标记硝态氮的运移及其后效

被引:49
作者
张丽娟 [1 ]
巨晓棠 [1 ]
张福锁 [1 ]
彭正萍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15N; 小麦; 菠菜; 玉米; 累积氮利用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以北方半干旱湿润区潮土为对象,探讨土壤剖面不同层次硝态氮(NO-3-N)的运移及其后效。【方法】采用外源标记微注射法,设置田间微区试验。【结果】在试验水氮管理条件下,15、45、75cm3个标记处理分别向下迁移了65、35、25cm,但均未移出作物根区(1m)。播后至冬前3个标记处理100cm处土壤溶液NO-3-N浓度变动较小,生长后期小麦15、45cm标记处理出现上升,而菠菜则有所降低,两种作物的75cm标记处理在整个生长季持续上升,说明作物对75cm标记硝态氮利用程度较低。夏玉米对前茬标记氮的利用率为2.1%~5.6%,其中以标记45cm土层处理残效最高;15cm和45cm2个标记深度前茬小麦京411显著高于前茬小麦小偃54。【结论】土壤剖面不同层次累积硝态氮在作物生长季内未发生强烈的淋洗,但表现出上层标记硝态氮移动距离长,下层移动距离短的规律;100cm处土壤溶液NO-3-N浓度的动态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物根区内氮素利用的状况;后茬作物对标记于土壤剖面不同深度的硝态氮的利用是很有限的,与前茬作物吸收、土壤剖面硝态氮的运移及残留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964 / 19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三种集约化种植体系氮素平衡及其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J].
寇长林 ;
巨晓棠 ;
张福锁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5, (04) :660-667
[2]   两种作物对土壤不同层次标记硝态氮利用的差异 [J].
张丽娟 ;
巨晓棠 ;
高强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2) :333-340
[3]   北京市农田土壤硝态氮的分布与累积特征 [J].
刘宏斌 ;
李志宏 ;
张云贵 ;
张维理 ;
林葆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5) :692-698
[4]   中国北方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J].
巨晓棠 ;
张福锁 .
生态环境, 2003, (01) :24-28
[5]   黄淮海平原主要土类中硝态氮水平运移规律 [J].
陈效民 ;
邓建才 ;
张佳宝 ;
朱安宁 ;
潘友育 .
环境科学, 2002, (05) :96-99
[6]   冬小麦不同氮营养品种对氮反应吸收与土壤硝酸盐耗竭的研究 [J].
周顺利 ;
张福锁 ;
王兴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6) :667-672
[7]   华北平原几种主要类型土壤的硝化及反硝化活性 [J].
丁洪 ;
蔡贵信 ;
王跃思 ;
陈德立 .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6) :390-393
[8]   氮肥对菠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J].
肖厚军 ;
闫献芳 ;
彭刚 .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01) :22-24
[9]   半干旱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硝态氮的淋失 [J].
李世清 ;
李生秀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2) :240-242
[10]   北京郊区粮田土壤养分与施肥 [J].
刘宝存 ;
孙明德 ;
吴静 .
北京农业科学, 1999, (06)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