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作物对土壤不同层次标记硝态氮利用的差异

被引:20
作者
张丽娟
巨晓棠
高强
张福锁
机构
[1] 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保定,北京,长春,北京
关键词
小麦; 菠菜; 硝态氮; 15N; 标记氮利用率; 根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15N层标记的土柱试验法,研究了蔬菜和大田种植体系中菠菜、小麦两种作物及小麦的两个品种对土壤不同层次标记硝态氮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菠菜对土壤10~20、40~50、70~80cm层次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分别为40.7%、29.9%、23.4%,小麦两个品种小偃54和京411利用率分别为45.5%、16.1%、7.7%和32.5%、12.4%、4.7%。菠菜对土壤不同层次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显著大于小麦,小偃54对土壤不同层次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显著高于京411。作物的根长密度与相应土层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作物收获后土壤剖面NO-3-N含量分布的总体趋势是菠菜小于小麦,小麦品种间为小偃54小于京411。土壤10~20cm层次的标记NO-3-N峰下移到40~50cm,40~50cm层次标记NO-3-N没有发生明显移动,而70~80cm层次标记NO-3-N可见较为明显的上移趋势,并在60cm左右出现累积峰。菠菜和小麦之间、小麦品种之间土壤不同层次标记NO-3-N的移动距离没有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用15N标记肥料研究旱地冬小麦氮肥利用率与去向 [J].
党廷辉 ;
蔡贵信 ;
郭胜利 ;
郝明德 ;
王百群 .
核农学报, 2003, (04) :280-285
[2]   越冬菠菜鲜重、干重的增长动态 [J].
吴旭银 ;
张淑霞 ;
吴贺平 ;
常连生 ;
刘淑军 .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1) :8-11+15
[3]   冬小麦不同氮营养品种对氮反应吸收与土壤硝酸盐耗竭的研究 [J].
周顺利 ;
张福锁 ;
王兴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6) :667-672
[4]   叶类蔬菜的硝态氮累积及成因研究 [J].
王朝辉 ;
田霄鸿 ;
李生秀 .
生态学报, 2001, (07) :1136-1141
[5]   氮肥对菠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J].
肖厚军 ;
闫献芳 ;
彭刚 .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01) :22-24
[6]   收获后不同小麦品种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差异研究 [J].
童依平 ;
李继云 ;
刘全友 ;
孙建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2) :125-127
[7]   不同小麦品种(系)吸收利用氮素效率的差异及有关机理研究Ⅱ.影响吸收效率的因素分析 [J].
童依平 ;
李继云 ;
李振声 .
西北植物学报, 1999, (03) :393-401
[8]   蔬菜与小麦硝态氮累积的差异 [J].
王朝辉 ;
田霄鸿 ;
李生秀 ;
赵向科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03) :28-33
[9]   几种蔬菜的养分需求与钾素增产效果 [J].
李家康 ;
陈培森 ;
沈桂琴 ;
王晓琪 .
土壤肥料, 1997, (03) :3-6
[10]   氮肥施用对土体中氮素移动利用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J].
陈子明,袁锋明,姚造华,周春生,付高明,李小平,王丽霞 .
土壤肥料, 1995, (04)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