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可溶有机组分的碳同位素逆转现象

被引:10
作者
张中宁 [1 ]
刘文汇 [2 ]
郑建京 [1 ]
王琪 [1 ]
陈国俊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化工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塔北、塔中地区; 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 可溶有机组分; 碳同位素逆转; 饱和烃;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6.04.011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沉积有机质可溶有机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具有母质继承效应,同时受热力和生物降解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利用M AT 252同位素质谱仪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可溶有机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发现它们的1δ3C值普遍发生了逆转。饱和烃组分明显富集13C,其1δ3C值的分布区间为-29.7‰-26.2‰,平均值为-28.5‰,而沥青质组分明显富集12C,其1δ3C值的分布区间为-37.8‰-27.1‰,平均值为-31.9‰,并且大部分样品的可溶有机组分的1δ3C值出现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的完全反序分布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可溶有机组分碳同位素的逆转分布特征主要与热力作用及漫长的热演化史有关,而这种可溶有机组分碳同位素组成完全反序分布模式可以作为沉积有机质在高演化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地球化学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塔河油田原油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J].
王传刚 ;
王铁冠 ;
何发歧 ;
王君奇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2) :155-157
[2]   黔北黑色岩系干酪根特征与碳同位素指示意义 [J].
杨剑 ;
易发成 ;
钱壮志 .
矿物岩石, 2005, (01) :99-103
[3]   华北北部前寒武纪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王杰 ;
陈践发 .
矿物岩石, 2004, (01) :83-87
[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烃源岩有机成熟度 [J].
王飞宇 ;
刘长伟 ;
朱雷 ;
张水昌 ;
张宝民 ;
梁狄刚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5) :372-375+350
[5]   景谷盆地低演化油气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沈平 ;
徐永昌 ;
郑建京 .
沉积学报, 2002, (01) :151-155
[6]   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油源层地球化学研究 [J].
张水昌 ;
王飞宇 ;
张保民 ;
梁狄刚 ;
赵孟军 .
石油学报, 2000, (06) :23-28+128
[7]   沉积有机质中稳定碳同位素逆转现象初探 [J].
张爱云 ;
蔡云开 ;
初志明 ;
徐永昌 ;
沈平 .
沉积学报, 1992, (04) :49-59
[8]   窑街煤田碳酸盐与突出气体的同位素组成特征 [J].
李兆兴 ;
陶明信 ;
徐永昌 ;
陈发源 .
沉积学报, 1992, (01) :93-100
[9]   有机质碳同位素的成熟分馏作用及地质意义 [J].
张文正 .
石油实验地质, 1989, (02) :177-184
[10]   干酪根的类型及其分类参数的有效性、局限性和相关性 [J].
黄第藩 ;
李晋超 ;
张大江 .
沉积学报, 1984, (03) :18-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