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12
作者
肖爱娇
庄剑青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抑郁症; 雌激素; 事件相关电位; 研究进展;
D O I
10.13194/j.jlunivtcm.2007.03.50.xiaoaj.028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综述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方法:从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以及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评价指标等方面综述围绝经抑郁症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情况。结果: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与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下降有关;围绝经期抑郁症可从西医和中医两方面进行治疗,西医主要是通过激素替代和抗抑郁药着手提高体内激素的水平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水平,中医则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证采用疏肝解郁、调补肝肾法进行治疗,此外也有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在诊断和疗效评价指标方面,可以通过HAMD量表(或Zung SDS量表)、KMI评分表、垂体-内分泌功能测定以及进年来发展起来的事件相关电位评定患者的情感障碍、绝经期症状、体内内分泌激素情况以及认知障碍的程度。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确切的机制和有效的防治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4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积雪草总苷对实验性抑郁症大鼠血清皮质酮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J].
陈瑶 ;
韩婷 ;
芮耀诚 ;
殷明 ;
秦路平 ;
郑汉臣 .
中药材, 2005, (06) :492-496
[2]   疏肝益肾法治疗女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J].
丁朝荣 ;
连方 .
山东中医杂志, 2005, (06) :334-335
[3]   盐酸氟西汀联合雌激素治疗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J].
程湘 ;
陈正琼 ;
谢荣凯 ;
王欣 ;
王智 .
重庆医学, 2005, (05) :721-722+724
[4]   抑郁症患者关联性负变(CNV)实验研究 [J].
吕静 ;
王家同 ;
赵仑 ;
刘旭峰 ;
苏衡 ;
刘练红 ;
李婧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5, (10) :941-943
[5]   复方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评价 [J].
李晓梅 ;
肖洪涛 ;
李晖晖 ;
廖兵飞 .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10) :1192-1193
[6]   围绝经期抑郁症抗抑郁药的疗效观察 [J].
贺丹军 ;
吴玉琴 ;
王美莲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5, (02) :70-72
[7]   紫竹爱维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J].
张迎春 ;
肖健 ;
魏丽惠 .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4, (06) :438-441
[8]   补肾调肝清心方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J].
何军琴 ;
汤希伟 ;
岑幻仙 ;
向祖琼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0) :889-892
[9]   抑郁症与焦虑症患者三种认知电位的随访比较 [J].
肖泽萍 ;
陈兴时 ;
张明岛 ;
楼翡璎 ;
陈珏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3, (06) :518-520
[10]   血清雌激素水平对抑郁症影响的临床研究 [J].
徐小玉 .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 (10) :1134-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