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稻米品质评价标准的变化看我国水稻品质育种的发展

被引:58
作者
杨益善
陈立云
徐耀武
机构
[1]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2] 湖南农业大学
[3] 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标准; 品质育种; 发展趋势;
D O I
10.16267/j.cnki.1005-3956.2004.03.002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我国水稻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个稻米品质标准《优质食用稻米》(NY 12 2 -86)和《优质稻谷》(GB/T 17891-1999)作了比较分析 ,认为NY 12 2 -86指标数过多 ,部分指标过于严格 ,脱离了育种实际 ,而GB/T 17891-1999则具有重点突出、紧密结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以这两个标准的颁布为转折点 ,可将我国水稻品质育种历程分为 3个阶段 :即起步阶段、全面改良和提高阶段、重点攻关阶段。根据当前育种实际 ,论述了我国水稻品质育种的主要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优质籼稻不育系中浙A的选育及利用 [J].
章善庆 ;
童海军 ;
童汉华 .
杂交水稻, 2004, (01) :14-16
[2]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T优207 [J].
邓小林 .
杂交水稻, 2003, (06) :58-59
[3]   发展水稻产业经济的思考 [J].
青先国 ;
王学华 .
杂交水稻, 2003, (06) :4-7
[4]   福建农林大学水稻优质不育系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J].
陈志伟 ;
潘润森 ;
林荔辉 ;
周元昌 .
杂交水稻, 2003, (06) :76-76
[5]   优质粳型不育系爱知香A的选育与利用 [J].
庆瑢 ;
孙明 ;
龚秀东 ;
王前超 ;
姚卫清 ;
秦波 .
杂交水稻, 2003, (06) :8-9+12
[6]   改善优质杂交稻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技术途径 [J].
吴松青 ;
林芳仕 ;
何发青 .
湖南农业科学, 2003, (04) :23-27
[7]   优质籼稻不育系粤丰A在改良三系杂交稻品质中的作用 [J].
李传国 ;
梁世胡 ;
符福鸿 ;
黄健文 ;
吴玉坤 ;
陈国荣 .
杂交水稻, 2003, (04) :10-13+16
[8]   安徽评出市场畅销优质米品种 [J].
牛运生 ;
黄秋云 .
中国稻米, 2003, (03) :22-22
[9]   籼型杂交水稻杂种与亲本的稻米品质比较 [J].
廖伏明 ;
周坤炉 ;
阳和华 ;
徐秋生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2) :41-47
[10]   BT型粳稻不育系双九A的选育及其利用 [J].
王守海 ;
罗彦长 ;
王德正 ;
李成荃 ;
杜士云 ;
吴爽 .
杂交水稻, 2003, (03)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