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利益共同体自治:基层社区治理的另一种思路——来自H省移民新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效果的启示

被引:71
作者
卢宪英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紧密; 利益共同体; 自治单元下沉; 社区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自治单元下沉在提高基层社区治理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种事先划定固定地域或者空间作为自治单元的思路有局限性:一是无法保证紧密共同利益,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自治组织的"悬浮";二是仍然存在被行政化的风险。H省移民新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实践及效果说明,紧密的共同利益而非更小的自治单元是基层社区良性自治的决定性因素。最好的基层社区治理方式是能与群众的共同利益保持紧密一致的方式,紧密利益共同体自治可能会成为基层社区居民自治的另一更优路径。因此,应以紧密利益共同体自治为基本形式,构建多层次治理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自治单元下沉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微自治”研究——以J小区从“点断”到“全覆盖”自治的内生探索为例 [J].
梁贤艳 ;
江立华 .
学习与实践, 2017, (08) :98-105
[2]   基层民主治理单元的下沉——从村民自治到小社区自治 [J].
刘强 ;
马光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56 (01) :31-38
[3]   集体行动:探索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主体因素 [J].
侣传振 ;
李华胤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6, 37 (06) :7-13
[6]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选择:历史经验与理论建构 [J].
邓大才 .
学习与探索, 2016, (04) :47-59
[7]   微自治:乡村治理转型的实践与反思 [J].
刘成良 .
学习与实践, 2016, (03) :102-110
[8]   集体行动理论视角下的“微自治”有效性分析 [J].
谢正富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 17 (06) :112-118
[9]   回归自治:村民自治的新发展与新问题 [J].
汤玉权 ;
徐勇 .
社会科学研究, 2015, (06) :62-68
[10]   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村民自治体适度下沉 [J].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
李周 ;
党国英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 (07)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