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人类干扰程度评估

被引:20
作者
刘慧明 [1 ]
高吉喜 [2 ]
张海燕 [3 ]
马斅良 [3 ]
徐新良 [4 ]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2]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人类干扰指数; 监测与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6 [保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705 ;
摘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集中分布着中国绝大多数的生物物种,如何保护好这些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2010年和2015年的2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应用人类干扰指数,分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人类干扰的程度及变化。结果表明:(1)2015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人类干扰程度以微度和轻度为主,15个优先区处于微度干扰,占优先区总面积的84.10%,13个处于轻度干扰,占优先区总面积的6.65%;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区和华东华中丘陵平原区人类干扰程度较高,而西南高山峡谷区、蒙新高原荒漠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人类干扰程度很低;(2)2010-2015年,占优先区总面积84.54%的区域人类干扰程度基本持衡,人类干扰程度发生增加和下降的面积大致冲抵,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整体变化不大,华南低山丘陵区和东北山地平原区人类干扰程度较高,且升幅超过1%,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区降幅最大,为0.15%;(3)人类干扰程度较高且变化幅度大的区域,主要受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干扰及土地利用程度加深的影响,对农田、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用地的需求增加,退耕还林等部分生态工程实施有利于减少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总体上看,全国32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整体上人类干扰程度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小,且人类干扰程度高的区域分布较集中,说明国家生态保护各项政策与措施的实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1456 / 146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Biodiversity congruence and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A national test
    Xu, Haigen
    Wu, Jun
    Liu, Yan
    Ding, Hui
    Zhang, Ming
    Wu, Yi
    Xi, Qing
    Wang, Lili
    [J]. BIOSCIENCE, 2008, 58 (07) : 632 - 639
  • [2] Changes in land-use/land-cover patterns in Ital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Falcucci, Alessandra
    Maiorano, Luigi
    Boitani, Luigi
    [J]. LANDSCAPE ECOLOGY, 2007, 22 (04) : 617 - 631
  • [3]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China's cropland during 1990–2000: An analysis based on Landsat TM data.[J].Jiyuan Liu;Mingliang Liu;Hanqin Tian;Dafang Zhuang;Zengxiang Zhang;Wen Zhang;Xianming Tang;Xiangzheng Deng.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5, 4
  • [4] Conservation Biology and Carnivore Conservation in the Rocky Mountains.[J].Reed F.Noss;Howard B.Quigley;Maurice G.Hornocker;TroyMerrill;Paul C.Paquet.Conservation Biology.2002, 4
  • [5] 区域生态保护的遥感监管方法与应用.[M].王桥.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 [6]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M].环境保护部; 编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 [7] 西藏自治区土地利用.[M].西藏自治区土地管理局[编];.科学出版社.1992,
  • [8]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与方法
    于丹丹
    吕楠
    傅伯杰
    [J]. 生态学报, 2017, 37 (02) : 349 - 357
  • [9]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人类干扰遥感监测与评价方法
    刘慧明
    刘晓曼
    李静
    蔡明勇
    王桥
    裴亮
    申文明
    [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6, (08) : 1103 - 1109
  • [10] 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范玉龙
    胡楠
    丁圣彦
    梁国付
    卢训令
    [J]. 生态学报, 2016, 36 (15) : 4583 - 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