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

被引:34
作者
程红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文理解释; 体系解释; 目的论解释; 位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刑法解释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位阶关系。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刑法解释方法之间的适用位阶,应遵循"文理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论解释"的适用序列。即首先进行文理解释,即客观地认识刑法条文的语言意义;其次,联系相关法条的含义,进行体系解释;最后,在上述解释仍不能释疑时,才可以进行目的论解释。二是刑法解释方法之间的效力位阶。刑法解释方法的效力位阶问题仅存在于最终目的论解释的结论与文理解释的结论发生冲突时,对此,应优先适用文理解释的结论。但是,如果最终目的论解释的结论并未与之前文理解释的结论相冲突,那么,应该当然地选择最终目的论解释的结论,不存在效力上的位阶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形式解释论的再宣示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10, (04) :27-48
[2]   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刑法学的反思性检讨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2008, 13 (06) :96-111
[3]   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与运用 [J].
苏彩霞 .
中国法学, 2008, (05) :97-108
[4]   罪刑法定视域中的刑法适用解释 [J].
梁根林 .
中国法学, 2004, (03) :122-133
[5]   冒充军警人员实施抢劫罪之法定刑设置疏漏 [J].
刘艳红 .
法学, 2000, (06) :42-44
[6]  
法律方法阶梯[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郑永流, 2008
[7]  
刑法学的现代展开[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06
[8]  
刑法方法论研究[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主编, 2006
[9]  
刑法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马克昌主编, 2003
[10]  
法理学[M]. 法律出版社 , (德)伯恩·魏德士(BerndRuthers)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