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北部晚更新世晚期气候环境变化的泥炭沉积记录附视频

被引:17
作者
钟巍
薛积彬
甄治国
刘伟
郑琰明
马巧红
蔡颖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泥炭记录; 气候变化; 晚更新世晚期; 雷州半岛;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7.06.008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070903 ;
摘要
对雷州半岛北部湛江市郊屋山村和遂溪县下录村两个泥炭剖面的沉积地层和多种气候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两个剖面呈现大致相同的变化特征,表明区域气候是影响此地区泥炭发育的重要因素。在50~30 cal.kaBP期间,此地区气候表现出显著的相对温暖湿润特征,且期间存在多次短尺度的波动,其中千年尺度的Heinrich事件H3—H5在本文中有很好的揭示,其他的一些气候快速变化事件与南京葫芦洞石笋和格陵兰冰心氧同位素记录也有较好的吻合。30 cal.kaBP之后,气候转向相对冷干。气候指标的红色噪声谱分析揭示出约1440 a全剖面最为显著的周期,与大洋热盐环流推动的约1500 a的D-O循环周期相似。雷州半岛北部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中气候变化与高纬度地区冰量以及东亚季风环流的变化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粤西地区泥炭成矿类型及特点 [J].
唐锡仁 ;
黄上泉 .
西部探矿工程, 2005, (09) :75-75
[2]   江汉平原湖区周老镇钻孔磁化率和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J].
张玉芬 ;
李长安 ;
陈国金 ;
王小平 ;
肖明远 .
地球科学, 2005, (01) :114-120
[3]   青藏高原泥炭腐殖化度的古气候意义 [J].
王华 ;
洪业汤 ;
朱咏煊 ;
洪冰 ;
林庆华 ;
徐海 ;
冷雪天 ;
毛绪美 .
科学通报, 2004, (07) :686-691
[4]   末次冰期以来湛江湖光岩玛珥湖孢粉记录及古环境变化 [J].
吕厚远 ;
刘嘉麒 ;
储国强 ;
顾兆炎 ;
Negendank J ;
Schettler G ;
Mingram J .
古生物学报, 2003, (02) :284-291
[5]   西太平洋暖池温区中心沉积物磁化率记录的YD和Heinrich冷事件 [J].
汤贤赞 ;
陈忠 ;
颜文 ;
陈木宏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05) :491-495
[6]   中国热带MIS3气候特征探讨 [J].
黄镇国 ;
张伟强 ;
江璐明 .
第四纪研究, 2003, (01) :77-82
[7]   黄土堆积序列"高温烧失量"指标对古气候演化的指示意义 [J].
石建省 ;
石迎春 ;
叶浩 ;
孙彦敏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2, (04) :104-106
[8]   中低纬度MIS 3b(54~44 ka BP)冷期与冰川前进 [J].
施雅风 ;
姚檀栋 .
冰川冻土, 2002, (01) :1-9
[9]   南海南部近20万年沉积序列与古气候变化关系 [J].
陈木宏 ;
涂霞 ;
郑范 ;
颜文 ;
汤贤赞 ;
陆钧 ;
王保贵 ;
卢苗安 .
科学通报, 2000, (05) :542-548
[10]   距今40~30ka青藏高原特强夏季风事件及其与岁差周期关系 [J].
施雅风 ;
刘晓东 ;
李炳元 ;
姚檀栋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4) :1475-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