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泥炭腐殖化度的古气候意义

被引:38
作者
王华
洪业汤
朱咏煊
洪冰
林庆华
徐海
冷雪天
毛绪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
[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阳 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
[4] 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北京
[6] 贵阳
[7] 贵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8] 长春
[9] 贵阳
关键词
腐殖化度; 泥炭; 印度西南季风; 全新世气候; 突然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报道一种新的、较敏感的古气候代用指标——泥炭腐殖化度.通过与同一剖面木里苔草纤维素δ13C气候代用指标及其他气候代用指标的对比,得出泥炭的腐殖化度可以用作气候变化的代用指标,即:腐殖化度偏大,指示气候偏暖湿;腐殖化度偏小,指示气候偏干冷.由于泥炭腐殖化度测定相对简捷,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86 / 6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红原泥炭纤维素氧同位素指示的距今6ka温度变化
    徐海
    洪业汤
    林庆华
    洪冰
    姜洪波
    朱泳煊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2, (15) : 1181 - 1186
  • [2] 青藏高原对中国西部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效应
    郑度
    [J]. 第四纪研究, 2001, (06) : 484 - 489
  • [3] 青藏东北部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泥炭沉积年代学研究
    孙广友
    罗新正
    R.E.Turner
    [J]. 沉积学报, 2001, (02) : 177 - 181+206
  • [4] 若尔盖高原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泥炭记录与加速器放射性碳测年
    周卫建
    卢雪峰
    武振坤
    邓林
    A.J.T.Jull
    D.Donahue
    W.Beck
    [J]. 科学通报, 2001, (12) : 1040 - 1044
  • [5] 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赵泉鸿
    汪品先
    [J]. 第四纪研究, 1999, (06) : 481 - 501
  • [6] 青藏高原东北部30ka以来的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变序列
    阎革
    王富葆
    韩辉友
    曹琼英
    李升峰
    周卫健
    D.J.Donahue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2) : 111 - 117
  • [7] 若尔盖高原泥炭δC的初步研究
    王富葆
    阎革
    林本海
    [J]. 科学通报 , 1993, (01) : 65 - 67
  • [8] 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水汽通道初探
    杨逸畴
    高登义
    李渤生
    [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08) : 893 - 902
  • [9]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孙鸿烈主编, 1996
  • [10] Correlation between Indian Ocean summer monsoon and North Atlantic climate during the Holocene[J] . Y.T. Hong,B. Hong,Q.H. Lin,Y.X. Zhu,Yasuyuki Shibata,Masashi Hirota,Masao Uchida,X.T. Leng,H.B. Jiang,H. Xu,H. Wang,L. Yi.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