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华南武功山中生代伸展构造
被引:86
作者
:
舒良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舒良树
孙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孙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德滋
MFauret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MFauret
JCharvet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JCharvet
PMoni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PMonie
机构
: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2]
法国奥尔良大学地球科学系!奥尔良
[3]
法国蒙博利尔大学地质年代学实验室!蒙博利尔
来源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1998年
/ 05期
关键词
:
伸展构造;
花岗岩穹窿;
运动学分析;
中生代;
武功山;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47 [历史大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江西武功山是一个中生代花岗岩穹窿伸展构造 ,由花岗质深成岩、韧性剪切变质岩和南北两侧盆地构造所组成 ,具三层结构 .区域面理走向东西 ,拉伸线理指向南北 ,轴部位于洪江 万龙山一带 .运动学研究表明 ,其轴部为同轴变形 ,两侧岩层则朝山外倾滑 .南北两侧的安福和萍乡盆地分别发生向南和向北的脆性层滑运移 .它发育在加里东期变质基底之上 ,被晚白垩世红层不整合覆盖 .花岗岩和韧剪变形矿物的4 0 Ar/ 39Ar法和K Ar法测年表明 ,该伸展构造开始于三叠纪 ,结束于早白垩世 ,其高峰期可能在晚侏罗世
引用
收藏
页码:431 / 43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变质核杂岩研究进展、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
宋鸿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宋鸿林
[J].
地学前缘,
1995,
(01)
: 103
-
111
[2]
中蒙边界区新发现的特大型推覆构造及伸展变质核杂岩
郑亚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系
郑亚东
王士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系
王士政
王玉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系
王玉芳
[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
(12)
: 1299
-
1305+1347
[3]
中国东南部的次火山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作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德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克荣
周金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周金城
[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
(05)
: 546
-
552
[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杏垣
刘和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刘和甫
王维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王维襄
汪一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汪一鹏
[J].
地质学报,
1983,
(01)
: 22
-
32
[5]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 地质出版社 , 许志琴等著, 1992
[6]
GeologydevelopmentofCordilleranmetamorphiccorecomplexes .2 DavisGH,ConeyPJ. Geology . 1978
←
1
→
共 6 条
[1]
变质核杂岩研究进展、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
宋鸿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宋鸿林
[J].
地学前缘,
1995,
(01)
: 103
-
111
[2]
中蒙边界区新发现的特大型推覆构造及伸展变质核杂岩
郑亚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系
郑亚东
王士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系
王士政
王玉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系
王玉芳
[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
(12)
: 1299
-
1305+1347
[3]
中国东南部的次火山花岗岩类及其成矿作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德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克荣
周金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周金城
[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
(05)
: 546
-
552
[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杏垣
刘和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刘和甫
王维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王维襄
汪一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汪一鹏
[J].
地质学报,
1983,
(01)
: 22
-
32
[5]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 地质出版社 , 许志琴等著, 1992
[6]
GeologydevelopmentofCordilleranmetamorphiccorecomplexes .2 DavisGH,ConeyPJ. Geology . 197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