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及其应对策略探析

被引:3
作者
闫建璋 [1 ]
郑文龙 [2 ]
机构
[1]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流动功能; 弱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所实现的岗位或阶层的流动,这一流动能够起到改变社会结构,打破阶层固化,使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当前,高等教育在帮助个人获得经济地位、社会资本和社会声望,进而促进社会流动等方面呈现出弱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就业机会不公平现象日益严重、阶层垄断现象严重、高等教育质量有所下降等方面。这一弱化趋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主化进程、加深了阶层矛盾且使大众对高等教育的信心明显下降。要解决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的问题,重拾大众对高等教育的信心,政府、企业要建立公平的就业机制,为毕业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高校要注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调整课程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最后还要适当放缓高等教育的扩招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101 +1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现象研究
    吴克明
    卢同庆
    曾新
    [J]. 教育发展研究, 2013, 33 (09) : 42 - 47
  • [2] 论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
    范先佐
    周文良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 (01) : 24 - 31+130
  • [3] 高等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具——兼论社会流动中高等教育的功能限制[J]. 景杰.  江苏高教. 2005(06)
  • [4] 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问题研究[D]. 卢同庆.华中师范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