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现象研究

被引:23
作者
吴克明 [1 ]
卢同庆 [1 ]
曾新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社会流动; 功能弱化; 作用机制;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3.09.010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从人力资本理论、筛选假设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影响社会流动的作用机制在于个体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更高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地位,从社会低层跻身于中上阶层。与高等教育精英阶段相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呈现弱化趋势,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和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公平。因此,消除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现象的有效对策在于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大学毕业生供求均衡和就业公平。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论行业垄断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J].
吴克明 ;
肖聪 .
教育发展研究, 2012, 32 (17) :43-48
[2]   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 [J].
赖德胜 ;
孟大虎 ;
苏丽锋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01) :13-31+187
[3]   大学生就业公平中的阶层壁垒 [J].
李晓华 ;
金久仁 .
现代教育管理, 2010, (09) :112-115
[4]   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工资趋同的经济学分析 [J].
吴克明 ;
王平杰 .
中国人口科学, 2010, (03) :67-76+112
[5]   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程度的变化 [J].
丁小浩 ;
梁彦 .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31 (02) :1-5
[6]   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 [J].
谢作栩 ;
王伟宜 .
教育学报, 2006, (02) :65-74+96
[7]   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现象的表现及危害分析 [J].
黄海涛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04) :64-66
[8]   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J].
文东茅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03) :58-63
[9]   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 [J].
李实 ;
丁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6) :58-72+206
[10]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 [J].
徐晓军 .
青年研究, 2002, (06)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