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模式的实现路径探析——兼论我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被引:1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卫海
机构
: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年
/ 11卷
/ 01期
关键词
:
良性互动;
中介;
公民社会组织;
治理;
D O I
:
10.13968/j.cnki.1009-9107.2011.01.004
中图分类号
:
D621 [政治制度];
学科分类号
:
030202 ;
摘要
:
建构合理的契合中国现实状况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良性互动"关系模式的提出让中国公民社会论者看到了希望。但如何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成为了理论和实践当中的难题。借鉴西方以"公民权"的概念来打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把公民社会组织作为沟通中介,以公共治理为路径,将成为寻求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现实选择。依据这一思路,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建构问题即可化约为通过培养和完善各类公民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职能,在具体的治理实践中寻求两者的良性互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行动者”的缺席: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理路的反思
[J].
刘翠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
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
刘翠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理辉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5
(06)
:118
-123
[2]
究竟是“社会国家化”还是“国家社会化”?——从马克思“国家—社会”结构理论看当代中国“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J].
白立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白立强
.
理论与改革,
2007,
(02)
:19
-22
[3]
公民社会的意蕴、维度及当代中国语境
[J].
汪业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汪业周
.
广西社会科学,
2007,
(02)
:27
-30
[4]
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新进展
[J].
郁建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郁建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俊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
(03)
:36
-45
[5]
公民社会、公民性与公民文化建设
[J].
黄湘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工程学院人文系湘潭
黄湘莲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126
-130
[6]
中国民间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以北大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建梅
.
妇女研究论丛 ,
2000,
(05)
:32
-35
[7]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探析——兼论“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意义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岩
.
江海学刊 ,
2000,
(04)
:108
-113
[8]
“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J].
唐士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
唐士其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06)
:66
-73+128
[9]
国家与社会.[M].邓正来;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
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M].何增科;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
1
2
→
共 13 条
[1]
“行动者”的缺席: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理路的反思
[J].
刘翠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
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
刘翠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理辉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5
(06)
:118
-123
[2]
究竟是“社会国家化”还是“国家社会化”?——从马克思“国家—社会”结构理论看当代中国“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J].
白立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白立强
.
理论与改革,
2007,
(02)
:19
-22
[3]
公民社会的意蕴、维度及当代中国语境
[J].
汪业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汪业周
.
广西社会科学,
2007,
(02)
:27
-30
[4]
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新进展
[J].
郁建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郁建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俊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
(03)
:36
-45
[5]
公民社会、公民性与公民文化建设
[J].
黄湘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工程学院人文系湘潭
黄湘莲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126
-130
[6]
中国民间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以北大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建梅
.
妇女研究论丛 ,
2000,
(05)
:32
-35
[7]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探析——兼论“市民社会”理论的现代意义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岩
.
江海学刊 ,
2000,
(04)
:108
-113
[8]
“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J].
唐士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
唐士其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06)
:66
-73+128
[9]
国家与社会.[M].邓正来;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
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M].何增科;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