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诅咒、后发优势与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探讨

被引:10
作者
何雄浪
刘芝芝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资源诅咒; 后发优势; 跨越式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8 [少数民族经济];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3 ;
摘要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整体的发展,更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在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要求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由于产业产品同质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资源诅咒"效应。然而作为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民族地区在技术性、制度性、产业结构、市场敏感度、政策等方面又具有后发优势。因此,民族地区应抓住"一带一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契机,充分挖掘自己所具有的独特的后发优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真正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服务;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培育民族地区的新增长点;始终坚持走绿色经济的发展道路,通过智力扶贫或科教扶贫的理念引领民族地区绿色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交流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98 +98-10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The curse of natural resources[J] . Jeffrey D. Sachs,Andrew M. Warner. &nbsp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 2001 (4)
[12]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 [J].
林毅夫 .
经济学(季刊), 2003, (03) :989-1004
[13]   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 [J].
邵帅 ;
齐中英 .
经济研究, 2008, (04) :147-160
[14]   基于“荷兰病”效应的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资源诅咒”现象识别—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 [J].
鲁金萍 ;
董德坤 ;
谷树忠 ;
常近时 .
资源科学, 2009, 31 (02) :271-277
[15]   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研究——基于2000—2009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张千友 ;
王兴华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8 (04) :24-30
[16]  
Catching Up, Forging Ahead, and Falling Behind. Moses Abramovitz.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 1986
[17]  
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A Setting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Levy, M.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