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与初婚影响因素的变化

被引:64
作者
於嘉 [1 ]
谢宇 [2 ,3 ]
机构
[1]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
[2] 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系
[3] 不详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初婚; 影响因素;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3.04.001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2003与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我国城镇居民初婚影响因素近几十年来的变化。通过世代比较,本文发现,随着我国消费模式的变化,男性经济条件对初婚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加。此外,国企改革使得体制内男性与女性职工在婚姻市场的优势逐渐下降。通过将个人层面信息与市级住房价格数据的匹配,本研究进一步发现房价的上升对我国城镇男女进入婚姻的影响通过教育这一中介机制而产生作用,个人教育对初婚的影响随着不同地区间房价的差异而显现出不同的效应。在房价较高的地区,较高的教育会增加进入婚姻的概率,而在房价较低的地区,教育主要起到推迟进入婚姻的作用。总的来说,本文的结果表明了初婚影响因素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5+242 +242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人口流迁对北京市平均初婚年龄的影响 [J].
高颖 ;
吴昊 .
人口研究, 2012, 36 (05) :58-68
[2]   社会网络视角下中国农村成年男性初婚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利鸽 ;
靳小怡 .
人口学刊, 2011, (02) :21-30
[3]   城市两性初婚年龄模式分析——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年度数据 [J].
刘娟 ;
赵国昌 .
人口与发展, 2009, 15 (04) :13-21
[4]   社会网络与农民工初婚:性别视角的研究 [J].
靳小怡 ;
任锋 ;
任义科 ;
悦中山 .
人口学刊, 2009, (04) :23-33
[5]   法定婚龄、政策婚龄下的民众初婚行为——立足于“五普”长表数据的分析 [J].
王跃生 .
中国人口科学, 2005, (06) :79-89+96
[6]   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 [J].
李煜 ;
徐安琪 .
青年研究, 2004, (10) :1-11
[7]   外出经历对农村妇女初婚年龄的影响 [J].
郑真真 .
中国人口科学, 2002, (02) :61-65
[8]  
Marriage Timing in Nepal: Organizational Effects and Individual Mechanisms[J] . Scott T. Yabiku.Social Forces . 2004 (2)
[9]   LOCAL MARRIAGE MARKETS AND THE MARITAL BEHAVIOR OF BLACK-AND-WHITE WOMEN [J].
LICHTER, DT ;
LECLERE, FB ;
MCLAUGHLIN, DK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1, 96 (04) :843-867
[10]   A THEORY OF MARRIAGE TIMING [J].
OPPENHEIMER, VK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8, 94 (03) :56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