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从描写性到区别性再到指称性

被引:146
作者
陆丙甫
机构
[1] 南昌大学
关键词
“的”; 描写性; 区别性; 指称性; 指别性;
D O I
10.13724/j.cnki.ctiw.2003.01.001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朱德熙把"的"字分化成三个不同的"的"。近年来不少研究者指出这些"的"可以归并,其基本功能是区别性。本文认为"的"的基本功能是语义平面的描写性,其区别及指称功能是在语境中从描写性派生出来的语用功能。例如"那只白的狗"中的"白的",首先是描写性的。它在一定语境下,可添加上区别性意义,此时形式上也相应地需要重读或移位到"那只"前。"我要白的"中的"白的",则又进一步添上了指称性。本文通过对"的"的分布的详细分析,特别是在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用和不用的意义区别,来论证它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9+2 +2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 [J].
袁毓林 .
中国语文, 2003, (01) :3-16+95
[2]   释“合情合理”与“偏听偏信”的对立 [J].
周国光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2002, (01) :22-27
[3]   从宾语标记的分布看语言类型学的功能分析 [J].
陆丙甫 .
当代语言学, 2001, (04) :253-263+316
[4]   表述功能的转化和“的”字的作用 [J].
郭锐 .
当代语言学, 2000, (01) :37-52+62
[5]   论“的”的语法功能的同一性 [J].
石毓智 .
世界汉语教学, 2000, (01) :16-27
[6]   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 [J].
陆丙甫 .
中国语文, 1998, (05) :353-367
[7]   “有界”与“无界” [J].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1995, (05) :367-380
[8]   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 [J].
胡裕树 ;
范晓 .
中国语文, 1994, (02) :81-85
[9]   词性标注问题两则 [J].
陆丙甫 .
辞书研究, 1983, (05) :2-10
[10]   北京话、广州话、文水话和福州话里的“的”字 [J].
朱德熙 .
方言, 1980, (03) :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