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蛇绿岩地幔橄榄岩矿物学研究和成因探讨

被引:14
作者
周文达 [1 ,2 ]
杨经绥 [2 ]
赵军红 [1 ,3 ]
熊发挥 [2 ]
马昌前 [1 ,3 ]
徐向珍 [2 ]
梁凤华 [2 ]
刘飞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幔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地幔橄榄岩; 矿物学; 普兰蛇绿岩;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5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西藏普兰蛇绿岩以出露面积约600km2的特大型地幔橄榄岩体而引人注目。我们在普兰岩体的东段,完成了一条近垂直走向并穿过岩体的长约10km的地质剖面,其目的是探讨地幔橄榄岩体岩相的变化及其成因。研究表明,岩体主体为方辉橄榄岩,分布于岩体内部,二辉橄榄岩呈条带状,分布于岩体边部,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出露面积之比约为4∶1。剖面显示,二辉橄榄岩向方辉橄榄岩岩相渐变,Ol和Sp含量增加,Opx和Cpx减少,橄榄石Fo值和NiO含量也呈逐渐增加的特征。斜方辉石主要为顽火辉石(En=85~90),Mg#值变化于88~92之间,Al2O3含量0.89%5.16%。单斜辉石包括顽透辉石和透辉石,以低铝(Al2O3=1.16%6.02%),高镁(Mg#值为90~94)为特征。二辉橄榄岩的铬尖晶石Cr#值在19~32之间,低于方辉橄榄岩的Cr#值(25~72),两者之间呈连续变化。另一方面,方辉橄榄岩的各矿物百分含量、成分特征及部分熔融程度在岩体东部变化较大。结合前人成果,认为岩体中部分方辉橄榄岩不仅仅为单一的地幔残余,而可能经历了后期流体/熔体交代作用。依据尖晶石-橄榄石/单斜辉石矿物化学成分,估算出二辉橄榄岩是地幔源区经历约5%12%部分熔融作用形成,而方辉橄榄岩则最终经历了约12%32%部分熔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二辉橄榄岩到方辉橄榄岩的演变,起因于部分熔融的差别,没有证据表明是受构造背景变化制约,因此,简单地用铬尖晶石等矿物成分的变化判断地幔橄榄岩的产出构造背景的方法值得商榷。
引用
收藏
页码:2185 / 220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豆荚状铬铁矿多阶段形成过程的讨论 [J].
熊发挥 ;
杨经绥 ;
刘钊 .
中国地质, 2013, (03) :820-839
[2]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发现高铬型和高铝型豆荚状铬铁矿体 [J].
熊发挥 ;
杨经绥 ;
刘钊 ;
郭国林 ;
陈松永 ;
徐向珍 ;
李源 ;
刘飞 .
岩石学报, 2013, 29 (06) :1878-1908
[3]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普兰地幔橄榄岩中发现金刚石:蛇绿岩型金刚石分类的提出[J]. 杨经绥,徐向珍,李源,李金阳,巴登珠,戎合,张仲明.岩石学报. 2011(11)
[4]   西藏普兰地幔橄榄岩中尖晶石内的钙长石包裹体及其成因 [J].
郭国林 ;
徐向珍 ;
李金阳 .
岩石学报, 2011, 27 (11) :3197-3206
[5]   西藏西部普兰蛇绿岩中的MOR型辉长岩:岩石学和年代学 [J].
刘钊 ;
李源 ;
熊发挥 ;
吴迪 ;
刘飞 .
岩石学报, 2011, 27 (11) :3269-3279
[6]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普兰蛇绿岩中地幔橄榄岩的岩石学研究 [J].
徐向珍 ;
杨经绥 ;
郭国林 ;
李金阳 .
岩石学报, 2011, 27 (11) :3179-3196
[7]   西藏普兰地区拉昂错蛇绿岩中辉绿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李建峰 ;
夏斌 ;
刘立文 ;
徐力峰 ;
何观生 ;
王洪 ;
张玉泉 ;
杨之青 .
地质通报, 2008, (10) :1739-1743
[8]   西藏西南部达巴-休古嘎布蛇绿岩带的形成与演化 [J].
黄圭成 ;
莫宣学 ;
徐德明 ;
雷义均 ;
李丽娟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6, (03) :1-9
[9]   西藏西南部达巴-休古嘎布蛇绿岩带中地幔橄榄岩的成因 [J].
徐德明 ;
黄圭成 ;
黄陵勤 ;
雷义均 ;
李丽娟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6, (03) :10-18
[10]   西藏普兰县姜叶马豆荚状铬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J].
雷义均 ;
黄圭成 ;
徐德明 ;
李丽娟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6, (03) :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