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重建论

被引:44
作者
张华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教育“新启蒙”; 倾听教育学; 教育重建; 教学研究; 个性自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我国教育的悲剧在于人性和权利意识的淡漠。尽管"启蒙运动"已历3个世纪,我国学生尚未获得个性自由、成为权利主体。因此,我国教育重建的基本方向是走向教育"新启蒙"。这意味着要使我固教育具有"启蒙精神"、民族特色并使之建立在对工具理性的反思、批判之上。让课程具有探究性、让教学变成研究、让学习成为生存与创造、让评价变成帮助、让学校充满"家园精神"与"实验室精神",是我国教育重建的基本目标。为达此目标,需要走向"倾听教育学"并从事"负责任的教育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探究精神是一种教育人文精神 [J].
张华 .
全球教育展望, 2006, 35 (06) :8-12+7
[2]   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下) [J].
张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12) :38-44
[3]   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中) [J].
张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11) :30-33+38
[4]   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上) [J].
张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10) :26-31
[5]  
杜威文选.[M].(美) 杜威 (Dewey;J.) ;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  
启蒙辩证法.[M].[德]霍克海默等 著;渠敬东等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  
课程评价论.[M].李雁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8]  
真理与方法.[M].(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著;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9]  
海德格尔选集.[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10]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德]康德 著;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