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水稻育种的新战略──综合利用无融合生殖、异源多倍体化和体细胞杂交技术

被引:16
作者
蔡得田
陈冬玲
机构
[1]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育种; 战略; 无融合生殖; 多倍体化; C4水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从生殖方式改变和作物进化趋势分析,论述了以无融合生殖为基础,结合利用优良基因、多倍体化和现代生物技术的21世纪水稻育种新战略.它包括3个部分:1利用无融合生殖建立快速育种新方法.利用水稻的孤雌生殖和无配子生殖能力,获得早世代稳定品系,建立快速育种方法,把无融合生殖特性与闭颖授粉、优质、抗性等特性结合探索高产优质多抗育种新途径,逐步实现利用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的目的.2利用无融合生殖和多倍体化探索育种新途径异源多倍体化是作物进化的总趋势.水稻是二倍体,基因组小通过无融合生殖、广亲和、异源多倍体化的利用,选育异源多倍体水稻,增加它的遗传变异范围,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质量和抗性.3.无融合生殖水稻和C4作物杂交创造高光效异源多倍体新作物.利用无融合生殖水稻与无融合生殖高光效的C4作物,如高粱、摩擦禾、大黍等杂交,特别是体细胞杂交和基因工程技术,创造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高光效作物新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英文) [J].
杨守仁 ;
张龙步 ;
陈温福 ;
徐正进 ;
王进民 .
作物学报, 1996, (03) :295-304
[2]   水稻无融合生殖材料PDER选育的初步研究 [J].
黎垣庆,叶秀麟,陈泽濂,张明永,许秋生 .
杂交水稻, 1995, (04) :6-8
[3]   水稻无融合生殖新材料CYAR02研究简报 [J].
刘太清,沈茂松,潘生发,宋德明,罗明,严志彬,汪旭东 .
杂交水稻, 1995, (02) :37-37
[4]  
多胚水稻品系SB-1的细胞胚胎学研究:助细胞无配子生殖[J]. 刘永胜,孙敬三,王伏雄,周开达.植物学报. 1994(11)
[5]   无融合生殖水稻HDAR002的胚胎学研究 [J].
姚家琳,蔡得田,马平福,王灶安,祝虹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4) :339-343+426-427
[6]   水稻无融合生殖的研究动态及其进展 [J].
蔡得田 ;
陈冬玲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6) :529-534
[7]   水稻四倍化及其对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J].
宋文昌 ;
张玉华 .
作物学报, 1992, (02) :137-144
[8]   水稻C1001无融合生殖特性的初步研究 [J].
郭学兴 ;
曾秀英 ;
刘刚 ;
何涛 ;
孔凡伦 ;
李子先 ;
罗科 ;
吴德全 .
西南农业学报, 1991, (02) :10-16
[9]   论无融合生殖固定水稻杂种优势的策略 [J].
蔡得田 ;
陈冬玲 .
杂交水稻, 1989, (06) :1-3+22
[10]   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87, (0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