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72
作者
吴一龙
王思愚
黄植蕃
区伟
杨学宁
余辉
机构
[1] 中山医科大学肺癌研究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肺癌研究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肺癌研究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肺癌研究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肺癌研究中心,中山医科大学肺癌研究中心
关键词
癌,非小细胞肺/外科学; 肺肿瘤/外科学; 淋巴结切除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外科治疗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作用。 方法 对可手术的 5 0 4例Ⅰ~ⅢA期病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肺切除同时行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对照组则在肺切除同时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术 ;纵隔淋巴结肉眼怀疑转移者则行该淋巴结摘除术。凡符合入选标准病例均对术式、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肿瘤体积、淋巴结切除总数目、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比 (淋巴结转移数量 /淋巴结切除总数量 )、PTNM分期、辅助治疗、随访期间内的复发转移、手术并发症、生存时间、生存质量等 13项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生存分析用Kaplan Meier法 ,预后分析用Cox成比例危险率模型。 结果  5 0 4例中 ,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共 32 0例 ,研究组16 0例 ,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 9 49个 ;对照组 16 0例 ,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 3 6 3个。Ⅰ期肺癌研究组的 1,3,5 ,9年生存率分别为 91 8%、86 9%、81 4%和 74 2 % ,对照组为 88 7%、72 5 %、5 8 5 %和5 2 1% ,差异有显著性。Ⅱ、ⅢA期两组间的生存曲线差异无显著性。影响长期生存率的因素有术后分期、淋巴结转移比和淋巴结清扫范围 3个因素。 结论 肺叶 (全肺 )切除加上系统性的胸内淋巴结清扫 ,能减少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 ,提高长期生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基于97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分期和生存研究 [J].
吴一龙 ;
黄植蕃 ;
戎铁华 ;
杨名添 ;
不详 .
中华肿瘤杂志 , 1999, (05) :43-45
[2]   非小细胞肺癌国际分期的修订和现代治疗策略 [J].
吴一龙 .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1998, (06) :353-356
[3]   肺癌临床TNM与病理TNM分期一致性的探讨 [J].
吴一龙,戎铁华,黄植蕃,杨名添,曾灿光,傅剑华 .
中华肿瘤杂志, 1994, (03) :211-213
[4]  
现代肿瘤学[M].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汤钊猷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