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城市发展路径选择流程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理茜 [1 ,2 ]
蔡建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城市化; 路径;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11.018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脆弱的生态环境会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城市化,表现出与非脆弱地区不同的特征。以往的研究,更倾向于对各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别进行研究。本文试图站在更宏观的角度,通过研究生态环境脆弱和非脆弱地区这两个大类在城市化发展方面的异同,明确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特征及合适的路径。首先在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干旱区、喀斯特地区、高寒地区、过渡区等类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共性,了解其城市化现状及约束因素,并结合学者们的研究,与生态环境良好地区的城市化进行了对比,提出发展的对策。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第二部分初步构建了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化发展路径的选择方法及流程。研究表明生态环境脆弱区城市化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地质条件、地形、水文、气候、植被和地上地下自然资源等,与生态环境良好地区城市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产业选择、人口承载力及城市建设用地等方面,这些方面也是该类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应格外重视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化路径选择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归类、分析城市化水平及阶段、分析生态环境演变历程、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情景分析、制定战略规划,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764 / 27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中国生态脆弱区生态移民现状及展望 [J].
侯东民 .
世界环境, 2010, (04) :32-35
[2]  
土地资源约束下广西喀斯特地区城镇用地扩张效应及其变化趋势典型个案研究[J]. 黄秋燕,严志强,黄宗葵,宋庆.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9(04)
[3]  
土地资源约束下广西喀斯特地区城镇用地扩张效应及其变化趋势典型个案研究[J]. 黄秋燕,严志强,黄宗葵,宋庆.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9 (04)
[4]   干旱区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情景预警分析 [J].
鲍超 ;
方创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9) :1509-1519
[5]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张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387-398
[6]   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 [J].
赵军 ;
李霞 .
草业科学, 2009, 26 (01) :94-99
[7]   城市化背景下农牧交错带农村聚落过疏化问题研究——以冀西北康保县为例 [J].
裴宏伟 ;
常春平 ;
贺文慧 ;
沈彦军 ;
沈彦俊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1) :169-173
[8]   西藏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J].
吴锋锋 .
热带农业工程, 2008, 32 (01) :57-60
[9]   推动青藏高原城市化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 [J].
马玉英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8, (04) :64-68
[10]   对区域经济脆弱性内涵的理论阐释 [J].
曲波 ;
丁琳 .
当代经济, 2007, (02)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