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含水系统对单环芳烃净化特征室内模拟

被引:3
作者
李海明 [1 ]
陈鸿汉 [2 ]
郑西来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单环芳烃; 迁移; 净化作用; 河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为了模拟长期排污河流中单环芳烃在地表水-地下水系统迁移转化规律以及不同含水介质和水动力条件对单环芳烃的净化特征,室内土柱实验采用3种有代表性的天然砂土为研究对象,以生活污水模拟纳污河流,实验历时5个月.单环芳烃的自然净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河床底下0.4m内,垂直向下单环芳烃各组分浓度呈由高到低的分布特征;粗砂对苯、甲苯和单环芳烃总量(TBETX)总净化率分别为32.06%、21.39%和27.13%;中砂1分别为76.26%、81.40%、87.99%;中砂2分别为68.94%、74.41%、81.69%,这表明,河流污染初期河床底含水介质完全饱水,含水介质颗粒尺寸越大,对单环芳烃的净化率就越低,单环芳烃容易迁移进入地下水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河床底部淤泥层不断增加,砂层中的水流处于非饱和状态,淤泥层和含水介质系统对单环芳烃的净化能力较饱水流时大,单环芳烃不容易迁移进入地下水.
引用
收藏
页码:873 / 8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污染河水中磷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 [J].
李志萍 ;
陈平货 ;
阴国胜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3) :435-440
[2]   污染河水中氨氮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 [J].
李志萍 ;
张金炳 ;
屈吉鸿 ;
沈照理 .
地球科学, 2004, (03) :363-368
[3]   河流污水非饱和入渗对沿岸地下水质的影响 [J].
梁斌 ;
王超 ;
王沛芳 ;
钱进 ;
郑晓英 .
水科学进展, 2003, (05) :548-553
[4]   污染河道对沿岸地下水环境影响规律研究 [J].
王超 ;
李勇 ;
包振琪 .
水科学进展, 2002, (05) :535-541
[5]   中外河流水污染治理比较 [J].
刘鸿志 ;
卢雪云 .
世界环境, 2001, (04) :27-30
[6]  
地下水系统的污染与控制.[M].刘兆昌等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7]  
Attenuation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by bank filtration.[J].K.M. Hiscock;T. Grischek.Journal of Hydrology.2002, 3
[8]  
River bank filtration: modelling of the changes in water chemistry with emphasis on nitrogen species.[J].Claude Doussan;Guillemette Poitevin;Emmanuel Ledoux;Michel Detay.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