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延长组砂岩储集层裂缝特征研究

被引:17
作者
田亚铭 [1 ]
施泽进 [2 ]
宋江海 [3 ]
吴小明 [3 ]
高翔 [4 ]
邹永东 [4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
关键词
裂缝; R/S分析;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宜川-旬邑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渭北隆起带上,岩性观察、成像测井资料、薄片资料研究表明,该区发育近EW向高角度区域性裂缝;裂缝充填物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沉积—构造埋藏史的分析表明,该区主要裂缝形成于侏罗纪末期—早白垩世之前,是构造挤压和深埋藏作用引起的联合应力作用下的产物。经尝试性研究,基于声波时差和自然伽马资料的R/S裂缝识别方法对该地区裂缝识别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用来进行该区的储集层裂缝识别研究,并且指出了正15井、旺9井区等不同程度发育裂缝系统,对指导该区油气勘探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鄂尔多斯ZJ油田长6段储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 [J].
沈金松 ;
张宸恺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19-23+28+118
[2]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旬邑地区长八段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J].
王勇 ;
施泽进 ;
田亚铭 ;
汪建辉 ;
宋江海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 (03) :39-43+58
[3]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及成因 [J].
曾联波 ;
李忠兴 ;
史成恩 ;
王正国 ;
赵继勇 ;
王永康 .
地质学报, 2007, (02) :174-180
[4]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泾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构造裂缝分布定量预测 [J].
张林炎 ;
范昆 ;
刘进东 ;
周新桂 ;
王春宇 ;
袁杨森 .
地质力学学报, 2006, (04) :476-484
[5]   甘肃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长8沉积特征及低渗响应 [J].
史成恩 ;
罗晓容 ;
万晓龙 ;
李亮 .
地质力学学报, 2006, (04) :454-461
[6]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地层剥蚀量估算及其地质意义 [J].
陈瑞银 ;
罗晓容 ;
陈占坤 ;
王兆明 ;
周波 .
地质学报, 2006, (05) :685-693
[7]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程度异常分布区及形成时期探讨 [J].
任战利 ;
张盛 ;
高胜利 ;
崔军平 ;
刘新社 .
地质学报, 2006, (05) :674-684
[8]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天然裂缝形成机理浅析 [J].
邢振辉 ;
程林松 ;
周新桂 ;
康毅力 ;
张林炎 .
地质力学学报, 2005, (01) :33-42
[9]   鄂尔多斯盆地白于山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储层特征 [J].
王宝清 ;
蒋继辉 ;
韩会平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5+5
[10]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在上三叠统延长组石油聚集中的控制作用 [J].
赵文智 ;
胡素云 ;
汪泽成 ;
董大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