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等29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实验

被引:26
作者
刘志春
王小丽
林鹏
马廉兰
机构
[1] 赣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2] 赣南医学院
[3] 赣南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江西赣州
[4] 江西赣州
关键词
五味子; 五蓓子; 金黄色葡萄球菌; 痢疾杆菌; 抑菌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 :探讨五味子等 2 9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 :(1)药物用5 0 %乙醇浸提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观察抑菌圈的大小 ;(2 )琼脂平板连续稀释法测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mg/ml)。结果 :(1)对三种实验菌均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有 15种 :五味子、五蓓子、黄芩、大黄、厚朴、秦皮等 (抑菌圈直径在 12~ 4 0mm) ;(2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具有抑菌作用而对绿脓杆菌无抑菌作用的药物有 4种 :铁苋、丹参、丹皮、黄柏 (抑菌圈直径在 12~ 35mm) ;(3)只对一种实验菌有抑菌作用的药物有甘草、秦艽、夜交藤、七叶一枝花等 10种 ;(4)各药对实验菌的MIC差异较大 ,对三种细菌以五味子的MIC最低 ,为 6 .2 5~ 10 .0 0mg/ml。结论 :五味子、五蓓子、黄芩、大黄、厚朴、秦皮等 15种中草药对全部实验菌具有抑菌作用 ;铁苋、丹参、丹皮、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具有抑菌作用 ;其中对三种实验菌抑菌作用最强的是五味子 ,抑菌圈最大者达 4 0mm ,MIC最低 (6 .2 5~ 10 .0 0mg/ml)。
引用
收藏
页码:509 / 5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河南省痢疾感染特点及病原特性研究 [J].
张锦 ;
夏胜利 ;
马宏 ;
王建丽 ;
黄丽莉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4, (01) :45-47
[2]   15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与分析 [J].
宋世平 ;
解晓珍 ;
席道友 ;
张忠奎 ;
李秋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04) :88-89
[3]   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及药敏试验12年总结 [J].
余加林 ;
吴仕孝 ;
贾慧群 ;
母灿荣 ;
范永萃 .
中华儿科杂志, 2001, (06) :37-40
[4]   虎杖对252株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J].
李仲兴 ;
王秀华 ;
岳云升 ;
赵宝珍 ;
陈晶波 ;
李继红 .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0, (06) :390-391
[5]   114种中草药对伤寒和痢疾杆菌的抑菌实验 [J].
马廉兰 ;
曾祥凤 .
疾病控制杂志, 2000, (02) :178-178
[6]   院内获得性肺炎绿脓杆菌对13种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 [J].
肖扬 ;
李颂文 ;
刘刃 ;
宋朝阳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1999, (05) :444-446
[7]   116种中草药对白念珠菌的抑菌实验 [J].
马廉兰 ;
张文平 ;
曾祥凤 ;
张瑞芸 ;
程小浪 .
赣南医学院学报, 1998, (03) :4-7
[8]   5种中药抑菌效果的测定 [J].
宫锡坤 ;
陈星灿 ;
张蓬 .
中国消毒学杂志, 1998, (02) :43-45
[10]  
医学微生物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周正任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