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严重影响湖南的登陆台风水汽场特征数值模拟

被引:16
作者
叶成志 [1 ,2 ,3 ]
李昀英 [4 ]
黎祖贤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2] 湖南省气象台
[3]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关键词
“碧利斯”及“圣帕”台风; 模拟的水汽场特征; 水汽输送; 水汽通量辐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针对造成湖南省特大暴雨过程的"碧利斯"和"圣帕"两次台风,利用气象、水文加密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AREM的模拟结果,对它们独特的水汽场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台风的共同特点是有两条主要水汽输送通道,即与西南季风相联系的偏南风水汽通道和与台风低压环流相联系的偏北风水汽通道;凝结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低层风场辐合和水汽平流,并通过局地垂直运动再将其输送到中高层;在湘东南强降水区上空始终存在强的水汽水平辐合和水汽垂直输送,比较而言,"圣帕"台风暴雨区上空水汽通量更强,但水汽通量辐合强度却小于"碧利斯"台风,水汽辐合层也不及后者深厚,但前者由于自身旋转性强,低压环流中心南部的切变较长时间维持,并自东向西转动,使得强降水持续时间更长,过程雨量更大,影响范围也更大。"碧利斯"水汽主要源地较"圣帕"更加偏南,水汽辐合更强,与南海季风的相互作用更显著,降水时段集中,局部地区短时间内的降雨强度甚至超过了"圣帕"。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特大暴雨的诊断研究 [J].
康志明 ;
陈涛 ;
钱传海 ;
杨克明 .
高原气象, 2008, (03) :596-607
[2]   一次热对流降水成因的分析和模拟 [J].
李昀英 ;
宇如聪 ;
傅云飞 ;
叶成志 .
气象学报, 2008, (02) :190-202
[3]   邯郸地区一次登陆台风大暴雨过程观测分析 [J].
张海霞 ;
崔晓鹏 ;
康凤琴 ;
蔡守新 .
高原气象 , 2007, (05) :980-991
[4]   强台风“云娜”登陆过程的研究——基于AREM模式的数值分析 [J].
叶成志 ;
潘志祥 ;
程锐 ;
许爱华 .
气象学报, 2007, (02) :208-220+311
[5]   登陆孟湾风暴结构演变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J].
许美玲 ;
段旭 ;
张秀年 .
高原气象, 2006, (06) :1139-1146
[6]   华北地区夏季平均水汽输送通量和轨迹的分析 [J].
马京津 ;
高晓清 .
高原气象 , 2006, (05) :893-899
[7]   台风“碧利斯”的结构与江西暴雨诊断分析 [J].
郭达烽 ;
郑婧 ;
许爱华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6, (03) :52-59+67
[8]   GRAPES中尺度模式对2005年长江流域重大灾害性降水天气过程预报性能的检验分析 [J].
叶成志 ;
欧阳里程 ;
李象玉 ;
徐双柱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4) :393-399
[9]   一次台风与河套低涡共同影响的陕北暴雨分析 [J].
张弘 ;
陈卫东 ;
孙伟 .
高原气象, 2006, (01) :52-59
[10]   “伊布都”台风影响云南的暴雨过程分析 [J].
郭荣芬 ;
鲁亚斌 ;
李燕 ;
海云莎 ;
高敏琪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5) :784-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