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探析

被引:17
作者
宫玉松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行权条件; 行权价格; 机会主义; 高管自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人事管理];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股权激励制度曾被视为降低经理层代理成本、完善公司治理的良方,但安然事件等一系列公司丑闻逐渐暴露出该制度的弊端。近年来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迅速推广,一些公司通过股权激励取得了"公司业绩增长,股价上涨,投资者受益,公司高管暴富"的"多赢"局面,实际上在表面繁荣、貌似合法与市场化的背后隐藏着大量问题,部分公司的股权激励已被扭曲为公司管理层牟取暴利的寻租工具。这表明,在资本市场有效性程度低、上市公司治理不规范的情况下,不宜大规模推广股权激励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企业高管自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草案的证据 [J].
吴育辉 ;
吴世农 .
管理世界, 2010, (05) :141-149
[2]  
经理人激励与股票期权[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谢德仁著, 2004
[3]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s an agency problem [J].
Bebchuk, LA ;
Fried, JA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3, 17 (03) :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