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多靶点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研究概述

被引:22
作者
姜默琳
张捷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关键词
抑郁症; 作用机制; 针刺治疗;
D O I
10.13288/j.11-2166/r.2016.04.020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对近10年针刺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总结针刺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改善神经内分泌、提高神经元可塑性、调节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以及恢复免疫细胞因子的平衡等途径,多层次、多靶点地发挥抗抑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以各作用系统间的相互影响、穴位与脑区的特异性关联、实验及检测指标的合理设计等为下一步相关研究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47 / 3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5 条
[1]   不同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神经肽Y mRNA表达的影响 [J].
莫雨平 ;
宋洪涛 ;
姚海江 ;
王鑫 ;
陈万顺 ;
加吾拉·阿不力孜 ;
许安萍 ;
唐银杉 ;
韩向博 ;
李志刚 .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 21 (06) :604-607
[2]   不同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表达的影响 [J].
莫雨平 ;
姚海江 ;
宋洪涛 ;
陈万顺 ;
王鑫 ;
加吾拉·阿不力孜 ;
许安萍 ;
唐银杉 ;
韩向博 ;
李志刚 .
中医药学报, 2014, 42 (05) :71-75
[3]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内甘丙肽表达的影响 [J].
莫雨平 ;
姚海江 ;
宋洪涛 ;
许安萍 ;
唐银杉 ;
王鑫 ;
加吾拉阿不力孜 ;
赛音朝克图 ;
张淑静 ;
李志刚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 32 (09) :2115-2117
[4]   抑郁症治疗机制1H-MRS研究进展 [J].
史珊 ;
方继良 ;
赵彦萍 .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 12 (04) :431-434
[5]   针刺对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增效作用及调节TH1/TH2平衡的研究 [J].
刘义 ;
冯慧 ;
莫亚莉 ;
刘文娟 ;
宋明芬 ;
王晟东 ;
金曼 ;
毛洪京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 32 (08) :1927-1929
[6]   针刺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额叶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J].
卢峻 ;
金树英 ;
包伍叶 ;
户丽 ;
梁佳 ;
图娅 .
中医杂志, 2014, 55 (15) :1323-1326
[7]   针药结合调节抑郁症患者Th1/Th2平衡的研究 [J].
林虹 ;
于志峰 ;
康凤河 .
针灸临床杂志, 2014, 30 (07) :1-3
[8]   百会穴长留针法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中枢5-HT和DA水平的影响 [J].
娄冉 ;
张红 ;
陈华德 ;
黄克勤 ;
李焕铮 ;
李俊纬 ;
张瑞峰 .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 (07) :1702-1704
[9]   不同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及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表达的影响 [J].
莫雨平 ;
邓晓丰 ;
纪倩 ;
滕金艳 ;
姚海江 ;
宋洪涛 ;
唐银杉 ;
许安萍 ;
张淑静 ;
李志刚 .
中医药信息, 2014, 31 (04) :107-111
[10]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脑内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J].
包伍叶 ;
李卫东 ;
卢峻 ;
宋映周 ;
图娅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 (06) :200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