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杨107不同冠层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30
作者
马永春 [1 ,2 ]
方升佐 [1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安徽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关键词
欧美杨107; 光合响应曲线; 净光合速率; 通径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欧美杨107(Populus×euramericana cv.Neva)为研究对象,观测了不同冠层的光响应曲线及光合特性的日变化,并分析了影响不同冠层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光响应新模型Pn=α(1-βI)(I-Icp)/(1+r1)对欧美杨107不同冠层光响应曲线拟合效果较好;由光响应曲线得出冠层Ⅰ、Ⅱ、Ⅲ(造林后第1、2、3年所生的轮生枝)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依次增大,分别为10.076、10.152、12.318μmol/(m2.s),且净光合速率的日均值亦表现为冠层Ⅰ较小、冠层Ⅱ次之、冠层Ⅲ较大,表明冠层的光合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冠层Ⅲ、冠层Ⅱ、冠层Ⅰ。通径分析表明,对冠层Ⅰ、Ⅱ而言,胞间CO2浓度、空气温度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对冠层Ⅲ而言,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Coupling a detailed photosynthetic model with foliage distribution and light attenuation functions to compute daily gross photosynthesis in sugar maple (Acer saccharum Marsh.) stands [J].
Larocque, GR .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2, 148 (03) :213-232
[2]  
Canopy photosynthetic production in a Japanese larch forest. II. Estimation of the canopy photosynthetic production.[J].Nahoko Kurachi;Akio Hagihara;Kazuo Hozumi.Ecological Research.1993, 3
[3]  
杨树定向培育.[M].方升佐; 编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  
光合作用效率.[M].许大全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   不同种植模式下茶树光合特性、茶芽性状及茶叶化学成分的比较 [J].
肖正东 ;
程鹏 ;
马永春 ;
王道金 ;
佘诚棋 ;
蔡新玲 ;
季琳琳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5 (02) :15-19
[6]   刺槐树冠光合作用的空间异质性 [J].
郑元 ;
赵忠 ;
周慧 ;
周靖靖 .
生态学报, 2010, 30 (23) :6399-6408
[7]   杨树修枝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 [J].
张秀秀 ;
曹帮华 ;
张晓文 ;
张玉娟 ;
秦永建 .
河北林果研究, 2010, 25 (03) :235-239
[8]   不同桉树无性系光响应曲线研究 [J].
侯智勇 ;
洪伟 ;
李键 ;
林晗 ;
范海兰 ;
陈灿 ;
吴承祯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9, 29 (02) :114-119
[9]   光响应模型在超级杂交稻组合-Ⅱ优明86中的应用 [J].
叶子飘 .
生态学杂志, 2007, (08) :1323-1326
[10]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J].
张弥 ;
吴家兵 ;
关德新 ;
施婷婷 ;
陈鹏狮 ;
纪瑞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9) :1575-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