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养殖种类组成、不投饵率和营养级

被引:43
作者
唐启升 [1 ,2 ]
韩冬 [3 ]
毛玉泽 [1 ,2 ]
张文兵 [4 ]
单秀娟 [1 ,2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种类组成; 多样性; 不投饵率; 营养级; 水产养殖;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4 [淡水鱼养殖方式];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根据1950–2014年水产养殖种(类)有关统计和调研数据,并在对养殖投饵率、饲料中鱼粉鱼油比例、各类饵料(配合饲料、鲜杂鱼/低值贝类/活鱼、天然饵料等)营养级等基本参数进行估算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中国水产养殖种类组成、生物多样性、不投饵率和营养级的特点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中国水产养殖结构相对稳定,变化较小,其显著特点是种类多样性丰富、优势种显著、营养层次多、营养级低、生态效率高、生物量产出多。其中:(1)养殖种类296个、品种143个,合计为439个。种类组成区域差异明显,淡水养殖鱼类占绝对优势,如2014年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和罗非鱼排名前6个种类的养殖占淡水养殖产量69.6%,其次为甲壳类、其他类、贝类及藻类,而海水养殖则以贝藻类为主,如2014年牡蛎、蛤、扇贝、海带、贻贝和蛏6个种(类)的养殖占海水养殖产量71.3%,其次为甲壳类、鱼类及其他类;(2)养殖种类多样性特征显著,与世界其他主要水产养殖国家相比,独为一支,具较高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发展态势良好;(3)由于养殖方式从天然养殖向投饵养殖转变,不投饵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从1995年90.5%降至2014年53.8%(淡水35.7%,海水83.0%),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保持较高的水准;(4)与世界相比,营养级低且较稳定。由于配合饲料的广泛使用及其鱼粉鱼油使用量减少,近年营养级略有下降,从2005年较高的2.32降至2014年2.25(淡水2.35,海水2.10)。营养级金字塔由4级构成,以营养级2为主,近年占70%,表明其生态系统有较多的生物量产出。中国水产养殖未来发展需要遵循绿色、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探讨适宜的、特点各异的新生产模式,发展以养殖容量为基础的生态系统水平的水产养殖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水产养殖业,为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729 / 758
页数:3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水产养殖缓解了对野生渔业资源需求的压力 [J].
单秀娟 ;
韩冬 ;
张文兵 ;
陈宇顺 ;
王清印 ;
解绶启 ;
李钟杰 ;
张国范 ;
麦康森 ;
徐跑 ;
李家乐 ;
唐启升 .
中国水产, 2015, (06) :5-6
[2]   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任务 [J].
唐启升 ;
丁晓明 ;
刘世禄 ;
王清印 ;
聂品 ;
何建国 ;
麦康森 ;
徐皓 ;
林洪 ;
金显仕 ;
张国范 ;
杨宁生 .
中国渔业经济, 2014, 32 (01) :6-14
[3]   我国海洋贝类的养殖概况与发展问题 [J].
谢玉坎 .
科学种养, 2014, (02) :7-8
[4]   淡水水体渔业碳移出之估算 [J].
解绶启 ;
刘家寿 ;
李钟杰 .
渔业科学进展, 2013, 34 (01) :82-89
[5]   我国鱼类营养与饲料的发展及研究趋势 [J].
徐奇友 .
饲料工业, 2006, (06) :21-23
[6]   渤、黄、东海高营养层次重要生物资源种类的营养级研究 [J].
张波 ;
唐启升 .
海洋科学进展, 2004, (04) :393-404
[7]   多样性指数在海洋浮游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J].
孙军 ;
刘东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4, (01) :62-75
[8]  
我国水产动物营养研究与渔用饲料的发展战略研究[J]. 麦康森,赵锡光,谭北平,刘付志国.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S1)
[9]   我国淡水养殖业40年成就 [J].
丁晓明 .
中国水产, 1989, (06) :7-9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M]. 法律出版社 ,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