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几个问题(附25例报告)

被引:2
作者
王海燕 [1 ]
李大伟 [2 ]
张天敏 [1 ]
机构
[1]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ICU
[2] 河北省邯郸市马头中心卫生院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气压伤; 呼吸机; 容量目标压力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8 [呼吸衰竭]; R655 [胸部外科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100210 ;
摘要
<正> 我院 ICU 自1999~2006年对25例由外伤造成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用了以呼吸机为核心的综合治疗,现报道于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1999~2006年25例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J].
连宁芳 ;
朱蕾 .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4, (03) :20-22
[2]   呼气末正压通气在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J].
高明 ;
王秀琳 ;
郭毅 ;
张长禄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4, (05) :305-306
[3]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方式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气道压力的影响 [J].
许永华 ;
赵良 ;
林兆奋 ;
管军 ;
杨兴易 .
中国急救医学, 2004, (03) :9-10
[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1例临床分析 [J].
程晓明 ;
钱桂生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 (12) :713-715
[5]   有关机械通气模式的几个问题 [J].
俞森洋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 (12) :707-709
[6]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草案) [J].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
刘又宁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0, (04) :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