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来山东省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及定量化成因

被引:8
作者
董旭光
邱粲
王静
机构
[1] 山东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Penman-Monteith模型; 气象要素; 贡献率; 山东省;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6.07.002
中图分类号
S311 [作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参考作物蒸散量(ET0)被广泛应用于估算生态需水、农业灌溉、区域气候干湿状况评价等方面,在气候和环境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山东省1961—2010年90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了区域内的ET0,研究了山东省ET0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及主要影响要素,定量分析了各影响要素对ET0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山东省年平均ET0为1 028.4 mm,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夏季最高,其次为春季、秋季,冬季最低。年平均ET0变化倾向率为-1.818 mm·a-1,减少趋势极显著(P<0.01);各季节均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夏季最明显;鲁西和鲁西南ET0的减少趋势最显著,向东则减少趋势减弱,至半岛东部部分站点则有增加趋势。全省年平均ET0在1983年前后发生突变,春季、夏季、冬季分别发生在1969年、1987年、1971年,秋季没有突变。主振荡周期为12 a左右,不同年代表现出的周期性不一致,且多种周期尺度相互交叉。年际和各季节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极显著的减少趋势,对ET0变化的负贡献较大,是山东省ET0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最高和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对ET0变化表现为正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风速和日照时数的负贡献。年际和季节各气象要素对ET0变化的总贡献率与ET0的实际变化率较接近,年际、春季、秋季、冬季对ET0减少变化的第一主导气象要素是风速,贡献率分别为-9.587%、-8.074%、-9.920%、-16.847%,夏季第一主导气象因素为日照时数,贡献率为-8.287%。
引用
收藏
页码:1098 / 110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山东省近50年来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J].
董旭光 ;
顾伟宗 ;
孟祥新 ;
刘焕彬 .
地理学报, 2014, 69 (05) :661-671
[2]   长江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J].
王琼 ;
张明军 ;
潘淑坤 ;
马雪宁 ;
李菲 ;
刘文莉 .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05) :1292-1302
[3]   甘肃省1960—2008年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J].
刘普幸 ;
卓玛兰草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9) :1561-1571
[4]   黑河流域参考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J].
马宁 ;
王乃昂 ;
王鹏龙 ;
孙彦猛 ;
董春雨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6) :975-989
[5]   西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J].
段春锋 ;
缪启龙 ;
曹雯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8) :77-83
[6]   西北地区近49年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敏感性分析 [J].
曹雯 ;
申双和 ;
段春锋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3) :375-381
[7]   气候变化情景下渭河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J].
左德鹏 ;
徐宗学 ;
李景玉 ;
刘兆飞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 (04) :455-461
[8]   新疆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分析 [J].
张山清 ;
普宗朝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5) :73-79+400
[9]   中国地表潜在蒸散发敏感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刘昌明 ;
张丹 .
地理学报, 2011, 66 (05) :579-588
[10]   西北地区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变化成因的定量分析 [J].
曹雯 ;
申双和 ;
段春锋 .
地理学报, 2011, 66 (03) :40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