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46
作者
王琼
张明军
潘淑坤
马雪宁
李菲
刘文莉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潜在蒸散量; 气候因子; 趋势;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3.0233
中图分类号
P333.1 [水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根据1961—2011年长江流域11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法计算该流域的潜在蒸散量,在此基础上使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M-K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R/S趋势分析等方法对该流域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51年来长江流域潜在蒸散量年际变化倾向率为-0.34mm·a-1,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西向东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从潜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来看,除秋季增加趋势比较明显外,其他各季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总体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通过M-K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发现,全年潜在蒸散量的突变发生在1980年前后,年潜在蒸散量出现了准12年左右的第一主周期和准4年左右的第二主周期;R/S分析表明,除了降水量之外,其他气候因子与潜在蒸散量的变化都与过去保持持续的趋势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92 / 130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近51年来三江源区降水变化的空间差异 [J].
李珊珊 ;
张明军 ;
汪宝龙 ;
李小飞 ;
骆书飞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10) :2635-2643
[2]   长江流域上游气温、降水及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J].
孙甲岚 ;
雷晓辉 ;
蒋云钟 ;
王浩 .
水电能源科学, 2012, 30 (05) :1-4
[3]   “蒸发悖论”在黄河流域的探讨 [J].
马雪宁 ;
张明军 ;
王圣杰 ;
马潜 ;
潘淑坤 .
地理学报, 2012, 67 (05) :645-656
[4]   三江源区气候及水文变化特征研究 [J].
刘光生 ;
王根绪 ;
张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3) :302-309
[5]   长江流域潜在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的关系 [J].
王艳君 ;
刘波 ;
翟建青 ;
苏布达 ;
罗勇 ;
张增信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 (06) :393-399
[6]   基于潜在蒸散量对青海湖流域干旱气候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J].
白爱娟 ;
假拉 ;
徐维新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6) :949-957
[7]   气候变化对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潜在蒸散量的影响分析 [J].
唐小萍 ;
罗礼洪 ;
卓玛 ;
路红亚 ;
邵远坤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1, 31 (03) :49-53
[8]   阿克苏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潜在蒸散量影响评价(英文) [J].
张守红 ;
刘苏峡 ;
莫兴国 ;
舒畅 ;
孙杨 ;
张春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1, 21 (04) :609-620
[9]   气候变化情景下渭河流域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J].
左德鹏 ;
徐宗学 ;
李景玉 ;
刘兆飞 .
水科学进展, 2011, 22 (04) :455-461
[10]   中国地表潜在蒸散发敏感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刘昌明 ;
张丹 .
地理学报, 2011, 66 (05) :57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