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气候变化对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潜在蒸散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14
作者:

唐小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罗礼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卓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路红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邵远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机构:
[1]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2] 四川省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
来源:
关键词:
西藏;
气候变化;
潜在蒸发量;
雅鲁藏布江中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2 [蒸发与蒸散];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利用西藏雅江中游地区1961~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和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并分析了PE(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定量计算各气候因子变化对PE变化的贡献率。研究表明:近49年来,拉萨年潜在蒸散量呈明显增加趋势,增幅为8.21mm/10a,日喀则和江孜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而泽当减少趋势显著,减幅最大达-24.71mm/10a。PE变化趋势的季节差异较大,年潜在蒸散量在1993年发生突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平均风速明显减少从气候因子角度解释了潜在蒸散减少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阿克苏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潜在蒸散量影响分析
[J].
张守红
;
刘苏峡
;
莫兴国
;
舒畅
;
孙杨
;
张春
.
地理学报,
2010, 65 (11)
:1363-1370

张守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刘苏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莫兴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青藏高原不同地表反射率对比试验附视频
[J].
罗清
;
秦宁生
;
晏利斌
;
唐信英
;
毛晓亮
;
彭骏
;
张冉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0, (02)
:68-71

罗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秦宁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晏利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唐信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毛晓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彭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地表湍流通量计算方法的研究综述
[J].
张烺
;
李跃清
;
李英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0, 30 (01)
:76-8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4]
地表蒸散遥感监测的进展及问题
[J].
韩雪
;
彭国照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 29 (02)
:81-84

韩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彭国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5]
西藏近35年地表湿润指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杜军
;
李春
;
拉巴
;
罗布次仁
;
廖健
.
气象学报,
2009, 67 (01)
:158-164

杜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李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拉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罗布次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象台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廖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象台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6]
藏北高原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
[J].
杜军
;
边多
;
鲍建华
;
拉巴
;
路红亚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 (06)
:786-791

杜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边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鲍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象信息网络中心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拉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路红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7]
地表潜热通量对四川地区降水影响的数值分析
[J].
卢萍
;
宇如聪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 (03)
:1-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近40年来辽宁地区气候干湿界线年代际波动及其成因
[J].
孙凤华
;
袁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7)
:1274-1279

孙凤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袁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9]
1956~2000年中国潜在蒸散量变化趋势
[J].
高歌
;
陈德亮
;
任国玉
;
陈峪
;
廖要明
.
地理研究,
2006, (03)
:378-387

高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陈德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任国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陈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廖要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10]
近30年中国陆地表层干湿状况研究
[J].
吴绍洪
;
尹云鹤
;
郑度
;
杨勤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3)
:276-283

吴绍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勤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北京